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一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也有学生的“动”,是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呢?
       一、创建互动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特殊认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即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分强化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以服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基本方式进行的,没有沟通,没有互动。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本应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往往变成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沉闷气氛。
       对此,叶澜教授提出,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活动。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表现空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更多的互动和合作交流。现代教学交往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创人生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没有沟通和交往,就没有教学。
       二、营造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融语文只是传承、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文教学管理与一体的,它的有效运行不仅表现为教师善于施教、精于指导和适当监控,同时也表现为学生乐习、勤于创新和勇于自律。在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题、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到自己能学。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思考。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自由、宽容、理解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只是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良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作者:贵州省遵义市中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