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2-07-16 16:26 徐永丽 2012年7月16日今日文教A7版

文/徐永丽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方式、途径,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美育内容,使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产生审美愉悦。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文内容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个领域,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

一、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语文课文中所描写的主要内容之一,如郦道元的《三峡》,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自然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材中的“美” 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想象去追求。如在教王维的诗《山居秋暝》时,可先让学生把它当作一幅有声的图画来欣赏,启发学生从景物色彩、明暗、动静多方面感知形象,然后指出这诗中有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在月光的笼罩下,别有一番朦胧的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 “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由悦目到赏心,自然会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发现美点,激发美感。

二、领悟社会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文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不仅展现了自然美,还记载着社会美、人性美。有的课文歌颂伟大崇高,有的课文鞭挞黑暗落后,有的课文讽刺吝啬虚伪……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绝好材料。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情感;吴晗《谈骨气》中提到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课文中这些“美点”, 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等良好的思想感情。

三、体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语文课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语文课文的语言美。如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流畅,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等,都体现了语言美的特点。同时还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郦道元的《三峡》,语言生动而传神,写泉水速度之快时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其次是语文课文的意境美。意境美也是审美教育的重点之一,它能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入作品深层,并由此获得感悟。如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对宇宙的奇想和对人生的情思,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绝尘凡的浩荡之气,构成了空灵清幽的意境,让人感觉这不止是在人间,更似到了仙境。

再次是语文课文中绘声绘色的描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对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描写,使人好像进入到作品画面中去漫游。再有《荷塘月色》中说过的描写:“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奏着的名曲。”用音乐来绘景,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精雕细刻的艺术手法,极具个性色彩的语言,给人以无穷的魅力。

语文课文中蕴含的美育内容还远远不止于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所蕴含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课文中美的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生活,进而教育他们做生活的强者,不怕困难,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第一初级中学)

相关新闻

徐永丽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