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开展有效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正文

开展有效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2-07-10 10:00 宋寅 2012年7月9日今日文教A2版

                      

文/宋寅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相继出台,幼教改革也正轰轰烈烈的全面展开。二期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们对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华师大朱家雄教授明确指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就是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园本教研的目的在于推进课程的园本化实施,而教研组活动又是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近几年的园本教研中,在园领导“以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成长促幼儿园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就狠抓教研组的常规管理,立足于常规教研,把握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效率,提出了开展“有效教研”的口号,确立了开展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建立教研制度 ,明确教研活动的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为了开展有效教研,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本着以指导为本、操作为重的主导思想,明确制定了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观摩制度等相关教研活动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具有一定指导性、操作性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手段,并且使“园本教研”制度凸现科学化、规范化。就以听课评课制度为例,我们首先帮助教师明确开展听课评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听课、评课质量,营造教师良好的研讨氛围,促使师师互动,从而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在制度中又明确提出了10条具体要求,指导教师如何听课评课。实践下来,老师的听课评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们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了。

二、探索教研方式 ,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为了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明确了教研组的任务和职能,并针对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要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注意选择价值大、切入口小的问题作为教研专题,不断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忌“零打碎敲”的教研方式。强调开展教研活动要做到形式上有特色、问题上有价值、难题上有突破,真正地把园本教研引向深入。

1.问题式教研活动

这一教研方式,主要是针对我园青年教师,尤其是五年以下的教师,这些教师乐于思考、肯于钻研,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她们在发现问题时,只能就现象说现象,不能从幼儿行为背后分析真正原因,从而调整教育行为。如:小班的两个青年教师反映:孩子户外活动后的入厕、喝水环节很“混乱”,每到这个环节他们都很头疼。了解到老师们的问题后,我们就这一问题专门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首先,组织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于是对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并结合青年教师的组织过程,我们发现青年教师把孩子抓的太牢,和幼儿需要的宽松自助的生活氛围有些背离,因而,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于是,大家帮助调整生活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有效解决了“户外活动后的生活环节组织与指导”的问题,帮助教师解决了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体验式教研活动

针对部分教师在活动前对幼儿经验、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关注不够、把握不准,导致过程中不能依据幼儿行为灵活调整教育策略,更多的还是依据自己的设计来实施活动,经常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我们采取体验式教研。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每个老师在亲身经历后获取的经验是明确的、深刻的 ,而且获取经验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有第一阶段的亲身经历、独立思考、第二阶段的小组讨论,第三阶段的实践运用,第四阶段的发现反思,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教师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位置、始终处于一个思考的状态,真正触动了教师的思想,使教师们更加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个体差异,关注学科特点,并不断在教育实践中调整教育行为。

3.实践式教研活动

在开展实践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较多地采取一课三研的实践活动。教师们通过实践还感到一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很难通过一次教研把问题全部研深、研透,为力求每次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解决的问题更富实效性,我们也尝试了这种方式进行教研,如:我们在上学期就“主题背景下的数教学活动”进行了一课三研,就有效解决了“如何选择与主题相适宜的内容”、“如何做好活动前的铺垫”、“如何确定活动目标和学习难点”等问题。

4.网上教研

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研活动,其中包括大家谈“我们身边的礼仪”、献计献策“这个暑假我们做些什么”、教研组论坛“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等,通过网络交流,教师们既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能直观地接受到整个教研活动的流程,又能各抒己见,毫无保留的畅谈自己的见解,让每个教师拥有“自由发言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规范常态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的困惑,教师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每个人的发言,看似在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对自身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一次提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保证两周一次的常态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准备、有交流、有反思、有成果。

1.做好教研前的准备。首先要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每次教研活动一般都有一个活动主题。参与教研活动之前对要研究的问题一定有所了解。其次寻求理论支持。学习相关理论,尝试分析问题,并在教研中进行交流。最后是整理记录。对于经过反复实践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进行整理记录,等待参与教研活动时与大家共同商讨、切磋。如此反反复复地学习实践,大家也就积累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自己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也会得以锻炼和提高。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首先做到仔细聆听。听清主持人的开场白,再听教师们的发言,听听大家的理解、认识,与自己有何不同。 其次适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主动与老师们交谈,向大家请教。同事之间面对面地讨论辨析,会使问题越辩越明。另外还可以个别请教。倘若大家的讨论还没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要个别请教!总之,这样的教研活动使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通过真诚的对话与交流,集体的互动,每个人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

3.活动后的反思实践。教师们通过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了《纲要》的精神、提高了各种能力。但真正要把在教研活动中的新观念、新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变成自己的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教师及时地总结。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新观念、新认识以后,尤其是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化、最优化。

总之,教研组是幼儿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平台,更是教师展示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的互动平台。教研组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因为:有行动就有收获!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园将继续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努力创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环境,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使每位教师的园本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我园园本教研工作顺利地开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县虹宝幼儿园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