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依据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试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正文

依据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试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2-05-07 09:32 赵宝明 2012年5月7日《今日文教》A15版

    赵宝明 

社会的需要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的转变,社会向人才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为人师表的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第一种构成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期待因素。学习期待是学生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未来学习事件的预料和预想,它是导致个体希望某种学习出现的一种内部状态,要回答的是“我是否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吗”的问题。在学习发生之前,学生会预料自己的学习能不能出现符合社会和自己要求的各种变化,从而影响学习的发生和维持。第二种构成成分是学习动机的价值因素。它是指学生对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的判断,要回答的是“我为什么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问题。学生对目标重要性的认识越清楚,学习自觉性就越强,学习动机就越强烈。第三个构成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情感因素。它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情绪情感反就,要回答的是“我对这项学习任务的体验如何”的问题。伴随着学习过程,学生会产生轻松愉快、惊讶迟疑、焦虑不安或羞愧内疚等各种情绪体验,对学习起促进或干扰作用。

长期以来,中考高考的指挥棒,造就了为数不少的高分低能儿,他们踏入千变万化的社会,很难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因此,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的质量。在中学阶段,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就如何在中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谈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教育。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试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学也。”所谓学,就是接受前人和别人的经验,这就是知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三类,这些知识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教育基础。

其次,要抓好中学生“读写听说”基础能力的训练。

1、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看注解、思考问题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批评过“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提出“读书亦为目的”。因为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靠读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见书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弄清语言文字,圈出重点词句、重点、难信点,第二遍要求学生弄清段落层次,章节大意,第三遍要求学生弄懂全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提出自己的体会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时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学生逐步养成习惯后,再把一部分放在课外预习、自学,逐步形成能力。

2、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了在阅读课中进行“写”的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凭借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在写作指导课中根据教材的安排,对学生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各种文体的训练。

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是一逗到底,或者连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我们能说他有很好的语文素养吗?

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听课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随时注意锻炼学生听的能力。我们先从学生态度抓起,教育学生认真、仔细耐心地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这是一个人应有的礼貌和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其次,要求学生听话要听出主要之点,正确理解语意,不随意曲解别人的话,还要求学生能迅速认真地思考、分析、抓住实质。现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已基本上改变了对教师和黑板的依靠,已经养成了认真听讲,并正确写读书笔记或往课本上圈点、批注的习惯。

总之,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教学中,要通过语文基本训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河南省滑县

相关新闻

赵宝明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