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 正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

2012-04-09 16:05 大巴桑 2012年4月9日今日文教A6版

西藏仁布县小学        大巴桑

摘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政策制定已经好几年了,这部法律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部规范性文件。本文试图对该教育政策的制定背景 、政策价值 、有效度进行分析。通过回顾和阐述来加深对这一政策的了解,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清醒认识,以便进一步改进。

主题词:继续教育:  价值分析:  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建立和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新型人才的陪养对教师的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顺应教师专业化和终生发展的需求,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现在回过头来,以理性的态度对这一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利于对实施过程中进行深思,更加深刻的理解该法和执行该法。

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的价值选择

教育政策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适应时代发展而指定,包含了一些利益群体和政策指定者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反映了他们的期望与追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以信息化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教育培养一定标准的合格的人才,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标准和人才质量,各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延长教育年限,进一步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适应对教师的不断提高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型教师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过渡,采取定向与非定向结合、示范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入80年代,殴美各国开始了以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和探素者,有专业伦理和专业发展自主权,在持续的学习和研究中实现终身发展,主动地参与学习与创新,能够积极主动的影响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反方向的反思性教师教育活动,以取代教师教育培训目标以技术性和知识为中心被定接受,缺少终生发展和反思实践的技术型教师教育方式。现在许多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发展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培训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化,大学本科学历成为了教师学历要求的基本起点,获得博士、硕士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人数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也改变传统方式,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制度的改革。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人才在竞争中扮演了越来越重的角色,各种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规格、标准、类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

型人才。为了应对这种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必须承担起

培养人才的重任。但现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起点低,还在传统的经验型、技术性和半专业化,终生学习的观念还不深入人心,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弱,伴随者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不断推行,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也必须加强,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第一条明确规定了该法“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的价值选择。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实质价值分析

  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实质价值代表了教育政策价值主体对不同教育关系进行价值选择的具体内容,它表示教育政策选择了那些价值内容,是教育政策所蕴含的所追求的和力图实现的那些价值内容。

(一)、 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平等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提倡和谐平等的社会,公平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但在竞争日趋激励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各种机会的不均等导致了不平的现象与情况发生。列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接受的是正规的大学教育,他们接受系统的知识传授,掌握了较先进的当代教育理念 和方法,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相比之下,一些在职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较丰富,但他们在学历层次、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等方面就有一些劣势了,他们往往被这些年轻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所吸引,渴望自身能得到再教育,要求学历层次得到再提高,使之在教师应聘制等各种改革中与新分配教师取得同等优势;而新分配的教师呢,他们在教学经验上也存在不足之处的,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他们一方面要在具体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以培训的方式系统的掌握。因此,继续教育以补偿性的机制形式对教师队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教师进行补偿,使他们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起点公平的位置上,学历相等、机会公平。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法》中第九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新任教师培训: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骨干教师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培训”。以制度的形式体现教师教育的公平。

(二)、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单方办学模式,体现价值选择的多样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减了,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日益多样化,各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1999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鼓励中和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法》规定“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在主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培训。综合性高等学校、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教育主观部门批准,社会力量可以举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师培训格局受到了冲击,教师进修学校失去了传统的垄断和制度保护地位,普通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也加入了教师培训的市场,向成了办学多样化,教师需求自主化 、政府调控间接化,管理法制化的市场机制,极大了提升了教师培训的质量,尊重了教师的选择性。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教师培训格局正在形成。

(三)、有益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新和替换老化的知识,适合于时代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教育这个行业是一个知识生产、加工与传授的行业,因此,教师更应该加强对知识的更新,使所传授的知识与观念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能更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理念、方法、步骤等都需要以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来实现;教师根据自己情况和实际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已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渠道,获得新的教育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平且随着他们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必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养成探素、批判、学习、研究的习惯,获得不断提高的能力和意识,使自己成为研究性教师,因此为了规范我国的继续教育工作,适应改革开放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法》34568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指示及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有效性分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颁布后,有人对继续教育的实效性作了调查,发现教师教育在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是一种“粗放式”培训方式,培训经费较紧张,城乡差别较大;继续教育功能被弱化,培训模式单一,方法、手段传统化,教师培训的心态不健康,缺少考核机制等。

(一)、培训资金不足,城乡差别较大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的差别显著较大的问题。如一些重点中学、一些城市中的学校,他们就有钱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的条件、授课的老师等都较好;而一些边远农村学校呢,由于缺少培训经费,只有少部分骨干教师有机会培训,授课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讲授的内容也缺少针对性。虽然政策中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但事实是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贫困县根本就缺乏培训资经,这些乡镇根本就无法支付教师的学费、差旅费,这些相应的规定无法实现。

(二)、管理低效,降低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继续教育工作的无序、低效,使继续教育失去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松懈。轻过程、请考核,重形式、重灌输;培训形式单调,指导教师水平不高,缺少与教师的实贱相结合;培训计划方法不科学,考核不严格,设置的培训专业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使教师的培训成为形式,没有实效。

(三)、教师缺少积极进取的意识,对继续教育心态不健康

 职后继续教育的结果就是教师获得了文凭,拿到了学历。而素质教育、新课改、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教师。这种教师的职业有其特殊性, 要求教师不必是学科专业的专家,但必须是教育和教学的专家,既要懂教育、会教育。而事实是许多教师为了学历提升,一些教师为拿文凭、涨工资,为了适应各种改革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为学简单的科目甚至改专业,为了早点拿到文凭,不管培训学校专业设置是符合和自己要求,不管教学的成效如何,在培训是抱着一种交钱混日子的心态,缺少真正的对知识的需求 。师范专业性和教师素质的全面培养被功利心所湮没了,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一政策的鼓舞和推动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受训教师在自己岗位上使用着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使用着科学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对教育尝试着不断的革新。但这一政策由于缺少由内自外、由下到上的制度变迁,因此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还须不断改进,使之更好的规范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复兴        教育政策价值分析[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周湘林等      教师教育研究[ J ]      200511 期                                                                       

相关新闻

大巴桑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