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代换”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 正文

“代换”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

2013-09-25 09:19 文/胡春雁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9月23日B3版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同学们常会遇到证明乘积式或比例式。这类问题一般是通过三角形相似来解决。但有些题目,找不到相似三角形,需通过换线段或比例式来“架桥”,以达到目的,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过A的一条直线分别交BD、CD、BC的延长线于M、N、P,求证:A㎡ =MN·MP
      分析:先把乘积式改为比例式,无法找到相似三角形,利用题目中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条件,可以得到几个相似三角形,把AM/MN和MP/AM联系起来了。其中“BM/DM”起到桥梁的作用。
      略解:∵AB∥DN   ∴△ABM∽△NDM
      ∴AM/MN=BM/DM    ∵AD∥BP       ∴△ADM∽△PBM
      ∴BM/DM  =MP/AM    ∴AM/MN=MP/AM    即A㎡ =MN·MP 
      例2.如图,△ABC中,AB=AC,E是中线AD上一点,过C作CG∥AB,BE的延长线交AC于E,交CG于G,求证:BE2 =EF·EG
     分析:要证结论成立,须证EF/BE=BE/EC要架桥用“EC”来换“BE”,进而构造相似三角形。
      解:连接EC
      ∵AB=AC,E是中线AD上一点
      ∴BE=EC
      ∴∠ABC=∠ACB, ∠EBC=∠ECB
      ∴∠ABE=∠ACE
      ∵AB∥CG   ∴∠ABE=∠G
      ∴∠ACE=∠G    ∵∠FEC=∠CEG
      ∴△ECF∽△EGC
      ∴EF/EC=EC/EG∴ EF/BE=BE/EG    即BE2 =EF·EG
      下面两题供同学们练习:
      已知: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过A的一条直线分别交BD、CD、BC的延长线于M、N、P,MN=1,NP=2;求AM的长。
      如图3.在△ABC中,∠C=90°,正方形DEFG的各顶点在△ABC的边上,
      求证:DE2 =AD·BE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