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正文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2013-03-25 17:08 文/刘巧红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 2013.3.18 11版
    思想政治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只要一提起思想政治课,大部分同学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大堆枯燥无味的理论,感觉很枯燥、单调、没意思、不想学,对它提不起兴趣。只因考试的压力才去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怎样才能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呢?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否。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兴趣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它像磁石一样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下,要求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新课导入,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课堂中,引起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要讲究导入新课的设计,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新课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用歌曲、故事、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实例、恰当的比喻等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容时,可先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深深敲打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然后,教师在歌曲结束时,及时进行引导:“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你对我们的少数民族了解多少?我们国家是怎样管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甚浓,纷纷举手发言,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新课,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质疑,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和需要有新的刺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如:讲到《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这一内容时,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直接问: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分别是什么?如果换成另一种问法:“摆烟摊、开小粉店的收入是劳动收入吧?是不是按劳分配收入?我们自己家的合法收入有哪些?”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并且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让他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发挥了创造潜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它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能够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的理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这比学生真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小品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到“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的讨论上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采用较好的生动、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能产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现实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把真实而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一潭死水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所举案例应形象、生动,生活化、通欲化,适合中学生的口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引用的案例还应该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不能自圆其说。例如:在讲《法不可违》时,可用二则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梧州市交通局原局长林显富利用手中的职权,多年来实施犯罪,私分国有资产、挪用、贪污公款、收受贿赂1320多万元。2005年4月23日,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被告人林显富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另一个案例是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2002年9月13日晚11时,陈正平将预先准备的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食品原料内,造成三百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后共造成42人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所引用的案例都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做到案例真实,具体可信。这样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得到深刻的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协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启迪真理的钥匙一定会掌握在我们手中,就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本学科。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华西中学)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