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新探 正文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新探

2012-07-10 08:24 孙增芹 2012年7月9日今日文教A7版

山东省安丘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孙增芹

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能为“科教兴国”做出积极的贡献。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仅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讲“张衡和地动仪”这一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表状、结构,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

     二、“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所以,只有对现有的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义理有疑,则濯支旧见以来新意。”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三、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中学历史教材特别是新编的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如教材中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可以列举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四、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上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采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数值为3.1416,取得了光辉成就。他从研究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步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其与圆周合体。如果缺乏关于边形的边数,使其与圆周合体。如果缺乏关于边数逐步增加的圆内接多边形的形象变化的想象,这割圆术是无法提出的。其次,应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香港回归祖国后,将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你们有什么想法?50年后,中国将变成怎样的情形,你们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充分展开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

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关新闻

孙增芹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