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古诗里的母爱 正文

古诗里的母爱

2012-05-14 16:32 聂难 2012年5月14日今日文教A9版

□聂难

 

年年母亲节,今又母亲节,我们赞美五月,赞美伟大的母亲,我们歌唱五月,歌唱母爱的博大、无私、神圣……中华民族历来以重孝道而著称,赞美母爱感恩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瑰丽的诗篇和佳作,讴歌母亲和母爱。

现存最早的歌颂母爱的诗篇当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邶风·凯风》中写道:“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作者看到风吹过酸枣树,就深情地回忆起母亲,并饮水思源——“爰有寒泉?在浚之下。”自问为何母亲“有子七人”,还是那样“劬劳”,羞愧之情令人动容。。《诗经·蓼莪》中写道:“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母亲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大,呵护备至,我们想报答,可是她的恩情却如同天一般大而无穷,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诗中连用“鞠”、“拊”、“蓄”、“长”、“育”、“顾”、“复”、“腹”、“报”九个动词,把母亲抚养子女的辛苦与恩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描写母爱的诗歌在唐诗中更是灿若繁星,至今读之,让人感动不已。诗仙李白《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写母子离别,情真意切。杜甫在《遣兴》、《无家别》中分别写道:“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诗圣的情怀,可见一斑。唐代文学家韩愈《谁氏子》:“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写了“谁氏子”欲离家修仙访道,老母啼哭挽留不止,刻画了一位担忧儿子的母亲,读后令人心酸。

而宋代王安石诗《十五》:“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写了诗人与母亲分别,南北各一方,每当月明之夜,听到杜鹃凄然啼叫,思念亲人的情感不禁油然而生,正应了那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在所有赞美母爱的古诗中,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堪称千古绝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以清新流畅,朴素平实的语言,通俗形象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年年母亲节,岁岁敬母亲。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和爱,呵护我们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永世歌颂。我们要用自己的一切孝敬母亲、感恩母亲。在这个康乃馨飘香的季节,在这属于伟大母亲的光辉节日里,让我们诚挚地我们伟大的母亲健康长寿!节日快乐!

 

古诗里的母爱 

 

【作者简介聂顺荣,笔名聂难,男,汉族,七十年代中期出生,迄今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文学与人生》《含笑花》《云南林业》《中外文艺》《新诗大观》《群岛文学》《燕赵诗刊》《春城晚报》《曲靖日报》《经济信息时报》《云南政协报》《北海晚报》《宝安日报》《西湖报》《南昌日报》《越柬寮周报》(美国)、《葡萄园诗刊》(台湾)等报刊发表作品400余件。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