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从数数、测量等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发展起来的。现在中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现实生活,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作为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有些学生对书本上的题目是会做的,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如:“猪肉8元一斤,妈妈今天买5元钱的肉,大约是多少?”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只会笔算,口算就不行。这说明,教师引导的学生对知识不会活学活用,也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处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二、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怎样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教师可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有意识的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如:在进行转盘游戏“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可改用抽牌,让每组学生在参与竞赛中感受到公平的真正内涵,那就是成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同时也伴有智谋。又如“创设美丽图案”、“电话费交费计算”等,既是现实生活事例,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安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气氛。
  三、让学生感知具体事物,建立牢固的数学概念
  概念数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也是很难建立起牢固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概念进行直观、具体、形象的描述外,学生还应该多动手操作,亲身感知和体会。如教学长度P位,让学生量一下课桌、课本或黑板的长和宽,体验一个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也可以量一下自己的一步。在教学重量单位时,让学生掂一些生活用品,如一包味精、一包盐、一包洗衣粉等有多重,体量重量单位的实际重量。这样,才能获得较清晰的概念。学生头脑中一旦有了牢固的概念系统,将大大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可以目侧一根旗杆有多高,用脚步量可知道一段路有多长,可以估算一块地板有多少平方米,若铺上某种规格的瓷砖大约需要多少块。用手掂一掂所买的水果,就知道够不够称。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对建立牢固的数学概念非常有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东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