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学社团>>

访 炭 子 冲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潇湘大地不仅孕育出了无数中华先哲,也孕育出了当代不少伟人。今年暑假,我和一行文友结伴穿越鄂赣湘,寻觅在三湘四水间,探访一个个伟人的故里。
我们第一个探访的是刘少奇的故居地——炭子冲。炭子冲位于长沙市辖的宁乡县花明楼镇,这里群峰环绕,林木茂盛,风景秀美,安静宁和。从明清开始,当地老百姓就以伐薪烧炭为生,所以这个小山冲得名炭子冲。
       刘少奇同志故居是一栋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内套四合院式的江南农舍。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有茅瓦房30多间,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泥土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此农舍和同属江南我们鄂南的农舍相比,建房所用青砖极少,基本上都是泥土砖,且明显是大号。从规模上来看,刘的故居那时应称得上是一个殷实人家。故居门前有一口清澈的大池塘,屋后是山峦,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环境十分优雅。故居旁边现建有刘少奇铜像广场、纪念馆、文物馆、炭子冲民俗文化馆等。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从8岁开始刘少奇就进入附近柘木冲,罗家塘等地的私塾读书,成绩优异。作为一名农家的孩子,他每天放学归来总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家务,比如放牛、割草、洗菜等。刘少奇小时每次放牛的时候,总要带上一枝竹笛、一本书,一边放牛,一边看书,累了就吹一会儿笛子。劳动归来,刘少奇就悄悄的来到书房,聚精会神读起书来,一看就是大半夜。为了让他早点睡觉,家里人只给他半盏灯油,于是他趁家人在书房旁的碓屋劳动时,就在书房和碓屋的中间门口读书。到大人们都睡了,他再点灯就读。小小的年纪,他就读过了《资治通鉴》《了凡纲签》《西游记》《水浒》《辛亥革命始末记》等有益的书刊,被人们亲昵的称为“刘九书柜”
       刘少奇同志18岁即离乡远行,走上革命道路,他的二哥刘云庭给了他极大的思想启蒙。刘云庭曾参加过湖南新军,担任过班长、排长、连副等职,见多识广,思想进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家人得知少奇同志在长沙带头“闹事”参与学潮,便制造了一场包办婚姻把少奇骗入了洞房,想以此捆住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极力反对,新婚夜决定抗婚远征,二哥暗中资助他远走高飞。从此,少奇同志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中。1949年二哥去世后,少奇同志亲撰挽词说:“你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
       故居正门悬着的是1980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故居里面院子里,还可看到一块“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大门上的,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刘少奇同志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的故居很快被封闭,这块门匾连同许多的陈列物均被打砸,有的堆放在公社的杂屋里,也准备予以销毁。公社的炊事员怀着对刘少奇同志的敬仰之情,冒着风险偷偷地把这块门匾从杂物中拣了出来。为了保护好门匾,炊事员灵机地把它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就这样,这块门匾经过五位炊事员的巧妙保护终于得以保存下来。1980年,故居恢复时,家乡人又将这块门匾悬挂在故居的门楣上。
 1961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湖南作农村调查。他回到了炭子冲,叫工作人员在他青少年时代的卧室搭起一张临时铺,把作陈列用的桌子临时改为办公桌。他在这里和乡亲们座谈、聊天、侃家常,了解到当时农村生活极端困难的原因,的确如乡亲们所说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在这里做出了解散食堂、顶住“五风”这一重大决策。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几个村的村民无屋可住,就把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要把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摇头摆手决不接受。少奇主席恳切地说:“拜托大家,帮我守屋好不好?”主席诚心诚意,村民无法推辞,于是六户村民分别往进了刘少奇旧居。1966年文化大革命,从外地来的造反派,他们带着铁镐、炸药等来到炭子冲破坏刘少奇同志的祖坟。乡亲们闻讯赶到时,刘主席的祖坟已被他们破坏了一部分,乡亲们竭力制止才没有让他们把坟炸掉。他们后来又跑到刘主席的旧居,疯狂拆屋,群众再次赶来时,前面的门屋和一些杂屋已经倒了。村民们愤怒了,说:“刘主席的屋就是我们的屋,看你们哪个还敢拆?”造反派怕了,喊了几句口号就走了。就这样,刘少奇的故居得以保全。
       一段历史,几分唏嘘。日本中国现代史寻根访问团的友人在访问了刘少奇的故居后,感叹道:“花明楼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此言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