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初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因此,笔者在反复研究了中学自读课本后,设计了如下一些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堂类型,供诸君参考。
  一、讨论型
  讨论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课文后,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提出剖。或由教师在课中依据大纲的要求,课文的深浅程度、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具体过程是先分组讨论,再由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若答案有争议,也可展开全班性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如九年级的自读课文《差半国麦秸》(姚雪垠)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类型进行课外阅读指导。⑴学生运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⑵教师出示讨论题。①这“差半车麦秸”到底是谁?②为什么有这么怪的绰号?③他为什么离开我们?④他有哪些奇特的经历?⑤游击队员们为什么还这么想念他?⑶学生自学。根据讨论题进行自读,不懂的地方圈出来,与同桌讨论。⑷小组讨论。四人一组按讨论题逐一讨论,教师巡回掌握反馈信息。⑸全班汇报。小组派代表逐题回答,对有争议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作小结。学生在讨论过去时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读议型
  读议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是采取先读后议,边读边议,读议结合的指导方法。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可以议生字新词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议重点句、疑难句的意思;可以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议学习之后的收获;还可以议朗读问题。如指导阅读七年级的《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之后,再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议论以下问题:①文章描绘了什么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②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③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用读议法指导学生阅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读书热情。
  三、点拨型
  点拨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不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也不必设计阅读提纲,更无需布置阅读作业,放手让学和自己阅读,边读边思考、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对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作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为:学生自读——质疑问难——教师点拨——重点阅读——疑难解答。在进行这种课型时,教师要作好充分准备,既要深钻教材,对教材中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学生,估计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于指导工作。这种课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在学习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四、结合型
  结合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是指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课文相结合。教材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窗口;课外阅读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内外阅读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在教学《丑小鸭》后,教师可建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教师还可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平行迁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物。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将《自读课本》中林斤澜的《春风》进行比较阅读或引导学生读朱自清的《绿》、《匆匆》等风格相近的优美散文。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的结合,既能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品读型
  自读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不仅文质兼美,对人生也具有深刻的启迪。对于这样的片段仅仅让学生去“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品”。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好在哪里?这段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这段话让我受到了什么启发?把这些问题作批注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这样边思考边读书,读书就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过程。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 在对话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才能品出论文中的“三味”,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书笔记上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进一步提高学和的鉴赏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习上一定会“事半功倍”。而教书育人,是各科教师共同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好园丁,精心除草施肥灭虫洒水,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鲜艳美丽。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潭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