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让课堂小结成为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一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全面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探究历程,领悟教学思想,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深化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能力以及教师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都有经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①只把课堂小结当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一带而过,流于形式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②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套路:教师的独白与告知,学生只是在听,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加给自己的“教学效果”;③课堂小结甚至成了课堂结束的序曲。当教师在作课堂小结的时候,学生往往在做下课的准备,至多是记下小结的内容和作业,很少再有积极主动深入的思考。
       如何追求课堂小结的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是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了哪些知识,经历了怎样的探究历程,领悟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取了怎样的研究学习经验,甚至遭受到的种种挫折,都是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加以回顾、反思和总结的:
       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在小结这一环节上,我们也应该把学生的位置摆正,不是教师去问: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知识,而是大胆的让学生去小结自己的思考过程,题意的理解过程,完成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活动中联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推理、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等等,然后通过文字或是叙述的方式呈现出来,哪怕就是一个小问题的一个小步骤,总结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成就,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结不仅仅是针对本节课所作的总结性陈词,同时也应该成为下节课所学内容的“引子”,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结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渴盼“揭秘”,这样,此课的“尾”就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把一次次的课堂教学连贯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以及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叶圣陶先生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数学课堂小结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方法的再现,而应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概括和探究尝试。只要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课堂小结形式,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