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班主任工作>>

潜心研读教材 打造高效课堂

      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部分进行教材解读,其中说课标会从课程总目标及内容标准两个方面阐述;说教材包含教材编写意图与体例、教材内容结构及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个方面重点解读。说建议也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部分:说课标
      一、学段目标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包含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三年级属于第二学段,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体验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本学段目标如下: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明确了本学段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四首作品,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春到沂河》、《春》时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和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知识与技能: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这两首歌曲,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二、内容标准
      课标向我们明确了内容标准,课标将中小学音乐学习知识分为四大学习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其中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主要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则涵盖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及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第二部分:说教材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体例结构、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个方面分析:
      一、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体例
      1.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是体现学科体系,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音乐教材在编写意图上分别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2.本单元的体例结构
      教材的编写采用以人文为主题的单元结构形式,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的歌”;教材内容由三大版块呈现,分别是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同时,每一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与之相关的子课题组成,以不同的题材、体裁、形式、手段等,展示了同一个主题的人文特点,赋予学生更多的人文情感,人文结构代替了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第六册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聆听作品有20首,表演作品18首,共分9个单元,每个单元均有编创与活动。那么第一单元《春天的歌》安排聆听曲目2首、表演曲目2首、本单元安排的2首聆听音乐作品分别是柳琴独奏《春到沂河》和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编创与活动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一)、聆听部分
      聆听柳琴独奏《春到沂河》要求学生运用手势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的关系;根据图形谱标出各段音乐的速度;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感受春的意境,根据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象音乐描写的情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
      (二)、表演部分
      表演部分包括《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两首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嘀哩嘀哩》,模仿黄鹂鸟叫声学习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从模仿中感受十六分节奏的长短。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第二部分伴奏,学生自主选择乐器。用听唱法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伴以动作表演;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三)、“编创与活动”部分
     编创与活动这一领域的内容,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在聆听《春到沂河》中边听音乐,边用即兴用动作来表示乐曲速度的变化;聆听《春》时想象音乐描写的情景用色块表示音乐情绪的发展;在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又自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
      三、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册教材按照单元主题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在音乐主线上通过三大版块——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将这些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各种音乐要素、丰富音乐情感的内涵上提供创造的空间。
此外,我们在研读教材时,注意各段教材之间的整合。音乐主题有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等,强调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真与童趣主题的有: 第四册:第三单元《童趣》;第五册:第一单元《童年》;第六册:第三单元《童趣》;第七册:第八单元《童心》;第八册:第五单元《童年的回忆》。
      强调音乐与大自然的有:第二册:第一单元《春天》、第七单元《大海的歌》;第四册:第一单元《春天来了》;第五册:第六单元《四季的歌》;第六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歌》;第七册:第七单元《回声》;第八册:第四单元《水上的歌》、第六单元《风景如画》;第九册:第七单元《雨花》、第八单元《冬雪》;第十册:第一单元《春意》、第四单元《四季》、第五单元《你好,大自然》。
      从以上可以看出以“春”为主题的内容在第二、四、六、十册的第一单元体现,很显然编者是根据季节时令安排教学内容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对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的提高,在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上有着质的区别。
      再看音乐知识的整合:有识读乐谱、音乐记号、音乐表现要素。相同的音乐知识均有不同的要求,感知的能力也是从低到高。比如:第五册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到本册书本单元的十六分音符再到第十册的切分音;从第五册的速度记号到第七册的顿音记号、升记号;从单拍子到复拍子等等,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段体系是相通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前段是后段的发展基础;后段是前段的拓展与延伸,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部分: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聆听《春到沂河》,表演《嘀哩嘀哩》;第二课时:聆听《春》,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第三课时:复习四部作品,进行创作。
表演部分的教学主要从音乐表现入手、用音源创设情境,在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时师生共同利用音源为音乐创设情境,用塑料袋、报纸、水桶、口技等,模仿风声、雨声、雷声等,创造出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自然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际能力。
      聆听部分:主要从音乐要素入手寻找不同的切入点聆听音乐作品。在聆听《春到沂河》时,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形谱,结合音乐基本要素(速度、节奏)来讲解,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绪。聆听《春》时则尽情发挥想象音乐所描写的情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编创与活动:用图画、人声、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再次表现“春”的意境;想象音乐情景,表现音乐情绪发展;听辨节奏巩固十六分节奏,拓展学生的想象,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就这样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聆听歌、乐曲时欣赏美,在表演中表现美;在编创与活动来创造美。
      二、评价建议
      遵循课程评价的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应注重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教学领域的评价。评价方法不仅有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述评、定量测评,还有自评、互评及他评等。对于定性述评、定量测评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定性评价、量化测评;形成性评价采用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则用观察、谈话、提每个学期和学年的总结性评价;对于自测、自评、他评、互评等,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我测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有利于孩子继续学习音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单元教学在校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的辅助教学,利用学校广播站播放校园歌曲《嘀哩嘀哩》,写字课时间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春》,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度过愉快的一天。
      2.学校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教学中,《春到沂河》是柳琴独奏,柳琴是我们山东地区的民间乐器,学生可以向家长或社区中的专家请教学习,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总之,编者以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很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使我们得以在多姿多彩的音乐海洋中学习、徜徉,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俗话说:开车最怕路不熟,而教师怕的就是对教材不熟。我想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潜下心来一起走进新课程,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临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