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九山风水,一世佛缘

                                       1
       九座山峰状如莲花绽开,秀丽雄奇,巍峨挺拔。我相信,每朵莲花般的山峰上都打坐着一位眉目慈善的菩萨,只是我凡俗的肉眼看不见。在九华山,我是虔诚和谦卑的。
      上山的路彷佛是往生莲邦的净土。游人和香客往来不绝,一张张面孔半暗半红。他们说笑,打闹,但我相信他们的内心都是寂静的。路边的鸟鸣和虫吟,是以另一种声音在吟诵经文,就连一株小草也想获得神谕,连一只甲虫也想参悟佛经。这满山的生灵,都是地藏菩萨座下的弟子。
       在通往化城寺的路上,我一直默默无语。我知道,在这雄奇中蕴含柔情、秀丽中彰显刚健的佛教圣山,我所有的语言,都将失去声音。而真正有声的,是这地藏道场中无所不在的灵魂的梵音,将洗净我们活在滚滚红尘中的疲惫的肉体。
       这是在七月,遍山树木苍翠,花草飘香。一朵鲜花娇艳如一阕小词,一片绿叶鲜嫩如一支散曲。鸟鸣就像落下的三层小雨,虫吟仿佛掀起的几分细浪。阳光从树梢间漏下的点点光斑,仿佛那些遥远的传说和隔世的岁月。我有些恍惚了,仿佛自己正走在一卷浩瀚的经书里,而我却也是一段移动的佛语。
                                        2
        九华山寺院甚多,化城寺是诸寺之冠。依山就势,构思精巧,黛瓦小窗,雕梁马头墙,显得古朴自然,庄重典雅,是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
       几座庄严的大殿,仿佛是打坐的高僧,为每一个路人赋予佛的庇佑和恩赐。阳光落下来,那是黄金的袈裟,在风中展开一卷卷普度众生的经文。
        寺前有一个开阔的大广场,是用花岗石铺的。每年的庙会就在这里举行,热闹非凡,蔚为壮观。我想这广场就是一个大蒲团,那么多人在上面举行佛事活动,看似热烈而嘈杂,实则他们都是在静心。
        我在广场与山门间的“偃月池”里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鱼和乌龟。它们游动,爬行,怡然自得,或许正以这样的方式在修行呢。
这个水池也被称为放生池,人们可以将鱼和乌龟在此放生。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功德,更主要的是,佛是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告诫我们,万物皆有命,我们要善待生灵,珍惜和敬重生命。
                                             3
       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族子弟金乔觉来大唐求佛,最后选在九华山修行,法号地藏。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们将其肉身安坐在石函中,三年后开缸,但见颜色如生,摇其骨节发出金锁般的声响。众弟子遂认定是菩萨转世,修石塔供其肉身,尊为地藏菩萨。明代时塔院建殿,以殿护塔——这就是神光岭的肉身宝殿。
       我不相信这种菩萨转世的传说,但我乐意去听,这样的传说带给我心灵的踏实和安宁。我更感兴趣的是,那时候的九华山尚无寺院,生存条件甚为艰苦,中国的名山胜景又那么多,为什么金乔觉要选择在九华山清修呢?可见,自古以来九华山便是一片福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灵气和风水。
       殿南门前建有八十多级石梯。它们不仅是求佛的路,更是有佛缘的人修养身心的级级阶梯,一直通往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境界。
  我久久地注视着肉身塔,并想象着金乔觉年轻时的样子。也许他不够高大,亦不英武,但他僧袍飘飘的背影,却是千百年来佛门的长明灯。而我们凡俗之人在尘世间拖着劳碌挣扎的肉身,死后不过是一把灰尘。
                                       4
        自地藏之后,九华又前前后后出现了13尊肉身菩萨。
        这是多么神奇的现象。只有佛才能解释。我相信,这是地藏精神的延续,也是地藏宏愿的传承。
        这其中,明代僧人无暇的真身就供奉在百岁宫。
        据说无暇云游四方后,最终落脚于九华山摘星庵苦修,只以黄精、野果为食,用28年的时间,以舌血拌金粉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共81册,42万字,又称《血经》或《明代血经》。
        我无法想象,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毅力和信念。
        ——那是佛的壮举。
        后来九华山的寺院几次遭遇劫难,但无暇的真身都完好如初。这一定是佛在冥冥中庇佑着行善的人。
        我在一座房基背后看到一个小石洞,那就是当年无暇的住所。相比今天百岁宫气势恢宏、宛如城堡般的大规模大排场,那个小石洞真的是太小了。但它却是心灵向善、向上的最辽阔的栖居地。
                                              5
       我没有烧香,也没有作揖和叩首。
       但我的心是虔诚的,是神圣而严肃的。因为,佛就供奉在我的心灵的最高处。就像那只听经的神鹰,它不烧香,也不作揖和叩首,只是在峭壁上听金地藏日夜诵经,感动得化为了石头。而我,到了这片佛山圣地,便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感动。
       我在拜经台逗留了许久。地面上留有一双神奇的凹痕大足印,相传是金地藏在此诵经时踩出来的。后来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经,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
我心里满是敬畏。换成我等凡俗之辈去拜经,肯定是磨不出凹痕来的,因为我们太过无力,太过渺小,而他们,却具有佛赐予的力量。
                                                        6
       攀到峰顶的天台寺。这是我在九华第四天的行程,有点累了,但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爬山和拜佛,而是一次漫长的灵魂之旅。
       极目远眺,但见群山万壑,在缥缈的云雾间动静相宜。雄壮的仿佛蛟龙腾空,灵秀的宛如天仙翩翩。它们卓然挺拔,好像仙人齐舞,又好像众星拱月,捧出了高耸雄健、清丽秀美的十王峰。一座座的古刹错落有致,典雅庄严,在草木的掩映中如画如诗。
       我无限惬意,真想扯开嗓子喊几声,却又担心惊扰了我身体内的神。正是这多彩缤纷的树绿、水清、花红,这沁人心脾的自然空调、天然氧吧,这不疾不徐、恍如诵经超度的凉风,一层层地过滤着我在人间浮躁的欲望与浮尘。
       远处隐隐传来钟声,与水流、虫吟、云动、风吹,以及草木的低语和地气的呼吸糅杂在一起,形成了浩浩而缭绕不绝的梵音。我想,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都是有福的。清风拂怀,明月照心,我们的心灵多么澄澈而明净。这人生的功名和地位,这尘世的爱恨和纷争,都不过是这群山上的一捧泥土和一段云烟。
                                                             7
       下山的路我走得很轻松。
       我知道我还会来,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而来,然后带着一颗干干净净的灵魂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