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社教百科>>

时政记者的一专多能

                                                                   /武俊鹏

当记者难,当好一名时政记者更难。笔者多年从事三农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 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报道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密切关联的时政新闻,深切感受到时政活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搞好时政报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正因如此,时政记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够临场应变地解决各种困难,才能游刃有余,确保时政新的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指导性、可读性。

首先,主动学习的能力必不可少。跑时政的记者必须是讲政治的记者,而讲政治的根本,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在思想上,必须自觉地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党的新闻事业为重,以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为荣,以坚定不移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为荣,以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业务素养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纪律严格听指挥。在行动上,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确保时政新闻报道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周密严谨。

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主动学习。人不学,不知道。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日理万机,即便如此也要定期进行集体学习,学习世界经济知识和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提高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更要时刻保持先行一步,不仅要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决策部署,还要多学一些世界经济的基本知识,多了解一些国际市场的基本情况,确保脑子里有方针政策、有工作常识,能领会意图、能准确表达。

2010年,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履职山西,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要求全省上下努力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此后,全省各项工作都仅仅围绕这一战略展开,在三农领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被省委、省政府摆上了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分管林业工作报道的记者,笔者不仅认真学习了袁纯清书记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更翻阅各类文献,加深对“城乡生态化”的理解。这样一来,对林业工作的报道就能够在切合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意图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指导性。

其次,协调沟通的能力不可忽略。时政记者开展工作的阵地,往往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场所,打交道的人,也不乏政府要员。每天都有生面孔,时时要见“负责人”,有过交往经历的还好说,遇到“架子大”“难说话”的人,往往连基本的会议议程都难以了解,更不用说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学习运用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是时政记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提高自身协调沟通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三点做起。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有好的的职业形象和政务礼仪意识,还要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理论使人深刻,政策使人清醒,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做出格的事、不说出规的话。当然,培养自己卓越情商,构建和谐的出人处事关系也是自身素质的一种良好体现。

二是掌握好沟通协调的方法。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我们在时政报道中难免要与上级官员打交道,在与这些人沟通时,应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并选择好沟通的时机;沟通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谈话对象的意图;完成写稿任务后,可以结合实际及时与其交流,听取改进意见。

三是创新沟通协调的技巧。与人交往须坦诚相待,能够做到冷静谦和,更显媒体记者的儒雅气质。要在工作中赢得采访对象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感受到你的坦诚谦虚,这样他才能以一种真心交流的态度与你相处。这其中,发挥个人人缘和情感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多大的官,他首先是一个人,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作风和习惯。清楚地了解这些,就可以很好地与对方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三,“速战速决”的能力是必备的功底。我这里说的速战速决,实际上是一种快速反应能力。根据我的工作实践,多数会遇到当天跟随领导调研,次日新闻稿就必须见报的情况。现在很多领导的秘书或办公厅工作人员都会根据领导的意图提出审稿的要求,如果加上这个环节,记者就必须做到时刻紧绷神经,听、看、记、思、写、送审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最近几年,笔者被报社确定为跟随政府领导的记者之一,多次跟随省长、副省长等领导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遇到这样的任务,我一坐进调研车队的汽车,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未到目的地之前,领导随员们在讨论什么,他们手头有些什么资料,日程安排有什么特别之处,调研点有什么共同特点等,都要一一过问、留心观察,提前总结出调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开始构思新闻稿的大致格局。下车后,要紧紧跟随领导步伐,他听什么、看什么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调研中,领导一定会就某项工作重点安排,这就更要仔细记录,同时用心理解,把省领导的意思融会贯通。回程时,要在车上就开始打腹稿,领导调研看得比较多的就是主线,他对某项工作提出最多的要求可能就是主题,确定了主题主线,就应该尽早动笔,尽快出稿,再拿给有关方面审稿,这样就会做到既不误事,还不出错。

第四,过硬的身体是胜任的前提。人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对于时政记者来说真是金科玉律。一定程度上讲,每一次时政报道对于报社和记者个人来讲都是一次不小的政治任务,不能推诿、不能吊链、不能喊苦,更不能出错。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没有一个“耐摔打”的身体是很痛苦的事情。

在跟随几任省领导调研中,笔者经常要加班写稿到凌晨两点,熬通宵一夜不睡也是有过的。特别是遇到一些重要的调研活动,有的省领导甚至会亲自审查新闻稿,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留出修改的时间,所以只能用晚上的时间弥补白天的不足。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是一种严重的摧残。

因此,时政记者应该认真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到劳逸结合,有仗就打,无事就歇,坚持锻炼,确保身体能够适应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