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谓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点滴谈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  宁湘涛

 

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更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还标志着其交际能力等多种潜能的大小。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教研教改中,还是在常规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多年的高、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把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看作是一项永恒而又常新的课题,激励自己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概括地说,我主要是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勤于积累写作素材,写前指导及写后批改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投入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

初中生,十二、三岁的年龄,身体发育日新月异的变化,情绪、心理起伏不定的波动,对小学时代童稚生活的无限留恋,对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他们的可塑性实在太大,也就说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后天努力是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的。根据他们这一生理、心理特点,我一是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小型有趣的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好动是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有趣是他们最基本的追求,好奇是他们追求的动力。学名人写自己的格言,讲古今中外文学家勤奋创作、立志成才的故事,欣赏《西游记》等名著的基本阅读方法技巧,办文学社,出自己的刊物……诸如此类的活动常办常新,使学生从中眼界大开,兴趣倍增,因此跃跃欲试,真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课枯躁乏味的感觉顿抛九霄云外。二是对学生写作上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真诚的赞扬。俗话说:“良方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谁不渴望赞扬?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这种渴望赞扬,即渴望他人承认的心理更显突出。不管是在举行上述活动中,还是在作文本里,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哪怕是在一篇文章中,该学生只有一个词用得十分恰当,我们都可在旁批注:这个词用得很准。学生看到这短短的几个字,都会觉得:老师批改作文多么认真,对我的写作是多么重视!因此,他会信心大增,下次作文定会有所进步。尤其是在给学生作文打分时,我十分注意这么一个细节,后一次作文总要比前一次作文多给点分,哪怕是多给一分,并非我特别吝啬或看重分数,我是想通过分数这个杠杆来调节学生的写作心理,即给学生一分鼓励,就是给学生一分自信,给学生一分希望:我的写作水平又有了新的进步!学生透过分数常常会这样想。在作文讲评时,对学生好作文的表扬面尽可能地广一些,毕竟,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总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三是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学写作。现在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是“两点一线”,即从学校到家,又从家到学校,这样的生活缺少缤纷的色彩,没有了丰富的生活基础,很难写出好作文。为此,我常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近我们的写作对象,如写游记,我们抓住学校靠近苏仙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带着写作这一重要目的去苏仙岭一游。在游历途中,学生个个兴趣高涨,观察也很仔细,返校后,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内容充实,描绘又生动形象,这样写作文远比让学生呆在教室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要好得多。不但写游记可以这样做,就是写说明文等类型的文章,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教材中要学生写作要真情实感,我想走出课堂学写作,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方式之一。

有了以上三步妙棋,对于作文最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可能难抵其诱惑,在内心深处定会有这样一种观念在转变:以前是老师“要我写作文”,现在是“我要写作文”。这一被动变主动就为教师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扫除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障碍。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重点在于积累写作素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写作兴趣虽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但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写出好文章,毕竟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要缩短这一差距,因素很多,但我认为写作素材积累的多少是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常把写作用的材料比作建房用的砖瓦,砖瓦越多,质量越高,建出的房屋就会越大越好。同样写出的文章也就会越好。有些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习惯积累材料或习惯较差,致使写作时脑中空白一片,心中更无写作欲望。为了完成任务,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乱写一通,结果是离题万里。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去积累素材呢?我主要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平时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无论是课文中的还是课外阅读中出现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均分类摘录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无事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记一记,在不经意中记下了许多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而这些词句,又往往是学生作文最为需要的“砖瓦”。二是从起始年级开始我们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将学习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既是锻炼其文笔,又是积累素材,供需要时挑选。记得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会开阔许多;素材多了,写起来自然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写作虽然不能与作家的创作相比,但其中的一些规律还是相通的。毕竟“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尽管其要“高于生活”。

(三)“要想作文写得好,写前指导不可少;要想写后有提高,精批细改实必要”。写前指导应多讲写作技巧,写后批改多指优缺点,只要这样,才会每次有提高,有突破。

有了写作兴趣,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如何下笔就显得十分迫切。我想绝大数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时,最常见的指导内容无非是告诉他们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构思,如何去选材……这些知识会随着具体题目的不同而有变化。现在的作文考试命题者,一般不太注重文章的体载了。因此,我看如何教学生去布局谋篇应是指导的关键环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记叙文三部分要像“凤头、猪肚、豹尾”;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以理服人。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具体如何去谴词造句那就看学生的功底了。写后批改有人认为并不重要,其实把这个环节搞好了,我看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或许会更大。批改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单独批改,进行讲评;学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自改,巩固提高;各种改法、各有所长,可灵活采用,这一环节和写前指导息息相关,互为补充,使每写一次都有收获。其实,批改作文和日记周记的过程还是一个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情感交流的绝佳机会,哪一位语文教师会马虎了事呢?

    以上三点,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肤浅体会。写作教学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学生用激情去点燃写作智能的火花;鼓励学生积累素材,是倡导学生用勤奋铺就成功之路;写前指导写后改,是帮助学生用智慧与信心去描绘未来的蓝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作文教学教研教改的征程中,我期待着与同行诸君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