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蕴涵历史:儿童道德生活之必需

文/刘朝晖       

“品德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在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人们就曾对是否需要历史内容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课程标准保留了历史教育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教。面对困难。有些人对这门课中是否应该包含历史内容再度产生怀疑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品德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支撑“中国心”的形成

  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爱国情感的培养和信念的树立需要儿童从了解祖国的历史开始,进而形成一颗中国心。正如秋瑾女侠所说:“大凡爱国之心,人皆有之,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则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帮助儿童了解本国、本民族在人类史上奋斗建国、创造文明的过程,以及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但以往的历史教材体系是以学科逻辑呈现的,追求的是精确、客观的历史知识以丰富、扩展认知结构,德育只是其附属功能。而“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内容的选取跳出了学科逻辑,以散点式呈现,为相关主题服务,使历史成为德育的“激活因子”。

  近现代史的内容呈现,会让儿童了解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为争取民族独立自强不息的历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中展现了这些历史内容。当儿童知道了众多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西方列强火烧圆明园、无恶不作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倾听李奶奶讲述自己身上被日本鬼子砍下的37处伤痕,看到《东史郎日记》节选中灭绝人性的滥杀平民记录时,他们会为这段历史痛心疾首;当他们阅读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知道了诞生在南湖游船上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打不垮的队伍时,他们同样能体会到曾经有过的鲜活生命的涌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正是这些内容,支撑着儿童“中国心”的逐渐形成。

  二、开阔“世界人”的视野

  使儿童拥有一颗中国心的同时,还要使儿童具有世界意识。世界意识与爱国并不矛盾。真正的爱国,非但不拒绝世界意识。而且还必须借助于世界意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鲁洁教授在《超越与创新》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的教育在当今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要以一种世界性、世纪性的眼光,着力培养一代能够走进世界历史并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通过他们的主体性实践去获取人的完全解放!”在当今时代,科技、信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对人类来说,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世界文化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世界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世界意识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它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历史范畴。因此,儿童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世界意识,就必须对世界历史这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有所感悟。

三、让传统美德“活”起来

  传统美德经过历史的考验而流传至今,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必需。但一直以来,传统美德似乎远离了儿童的生活。如何使传统美德为儿童乐于认同和接受,真正地在儿童心灵深处扎根,“活”在儿童的心灵中,“活”在儿童的生活中,传统的道德教育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教材中所呈现的传统美德,诸如正义、诚实、勇敢等概念和条目,总是试图呈现伦理学的严谨定义,让儿童记背这些概念。当儿童面对这些枯燥而且难于记忆的概念时,本来可以理解的传统美德却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了静止在书本上、没有任何内容支撑的、等待儿童记忆与再现的东西。而在德育课程中,历史内容的呈现使传统美德有了可依靠的历史背景,传统美德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尤其是历史细节为载体。有血有肉的描写与再现使传统美德逐渐丰富起来,鲜活起来。当儿童再次面对,便会被丰富的内容所吸刮,在与“历史人”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由丰富的历史内容所承载的传统美德。

  四、激发历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儿童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激发出进一步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兴趣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激发和培养的,同样,儿童对历史的兴趣将影响其今后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是人类过去话动的客观存在,由于历史知识的既往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得儿童不易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在“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内容以散点式呈现,围绕相关主题,引领儿童走近那些熟悉的或是陌生的历史情境,这种具体生动的呈现,激发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人物活动构成的历史具有具体生动、真实可感的特点。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顺县教育局

 

                研究员编号:GT7120166-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