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诗话重阳

/聂 难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传统的重阳佳节。《易经》一书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古“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也称登高节,有登高避灾的习俗。唐朝诗人朱庆馀在《旅中过重阳》中写道:“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有:“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白居易有《九日寄微之》诗:“去秋共数登高台,又被今年减一场”。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那故园的菊花:“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杜甫的《登高》,被认为是写重阳登高的第一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传唱千古。全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

重阳节赏菊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习俗。陶渊明重阳赏菊时咏出“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白居易的“满园菊花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发翁入少年场”,以菊喻人,抒发了诗人欢快的情怀;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秋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示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英雄气概;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最有韵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饮菊花酒,也是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李白高歌“携壶酌流觞,赛菊泛寒荣”,白居易邀请“待到菊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杜甫低吟“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卢照邻则感叹道:“他乡共酌菊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等等,可谓情景交融,情趣盎然。

插茱萸是古代重阳节的又一趣俗。茱萸,又名越椒,或称艾子,是一种落叶乔木,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等作用。所以古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带茱萸,后世称之为“茱萸会”,或称重阳节为“茱萸节”。朱放的《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中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孟浩然有诗:“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宋代人还给茱萸起了个雅致的别号“避邪翁”。宋代的诗人和词客,也留下众多关于茱萸的诗句。杨万里《九日即事呈尤延之》有句云:“昨日茱萸未若香,今朝篱菊顿然黄。”苏东坡《西江月重九》说:“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吃重阳糕也是古代不少地方的风俗,“糕”谐音为“高”,以求步步高升之意。《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晏之游常,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乏之,即醉而还。”《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翠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寿山登高。此风俗一直流传至清代。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写的《都门杂咏》中有《论糕》诗一首,诗云:“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将当时京城重阳做糕、食糕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能将多种习俗集中写入诗中的,当推北宋的陈师道,他的诗《九日寄秦觏》:“疾风回雨水明霞,涉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将重阳节吟诗、饮酒、赏花、登高的习俗巧妙地揉合一体抒发了对秦觏的怀念之情和慰勉之意,其风格沉郁含蓄,意蕴深长,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重阳为题材的所有古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是他17岁时所作。当时,诗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自己不在内。但是他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未完全团聚。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牵动着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作者: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一中    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