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临城精神 实现跨越发展
2012-09-24 10:06 2012年9月24日今日文教A12版 褚衍永
薛城区临城街道辖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122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7亩。今年以来,临城街道党委、办事处在薛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承接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为城服务、为区服务、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临城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争时间,抢进度,全街道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党建活力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临城街道一班人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发展成果不断诠释着临城精神。
与时俱进,谋思路。临城街道按照市委书记陈伟提出的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结合全区第十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面对临城遗留问题多,科学分析、超前谋划,确立了今后五年街道工作基本思路为“123366”,即:实施城市转型“一大战略”,紧扣富民强街、城乡统筹“两大主题”,落实“城市建设有新作为、城市经济有新突破、社区管理有新探索”“三新重点”,实现“环境创优、工作创新、位次创先”“三创要求”,抓好“做强工业、做活三产、做精城建、做优社区、做红党建、做实民生”“六个关键”,努力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文明、和谐、幸福的六新临城。
勇于创新,求突破。近年来,临城街道在承接繁重的项棚改工程的同时,以“服务党员群众,凝聚党心民心”为工作宗旨,投资1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内设“一个中心两条热线三厅四室五站”,“一个中心”即“事事为民”呼叫服务中心;“两条热线”即事事为民服务热线、陈华法律热线;“三厅”即党务大厅、政务大厅、党史展厅;“四室”即美红信访工作室、党代表联络室、学习阅览室、离退休党员活动室;“五站”即党员志愿者服务站、流动党员管理站、“两新组织”党建指导站、远程教育管理站、困难党员帮扶站。同时以“建设幸福新临城”为工作目标,投资建设了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共分“爱心超市”、“爱心银行”、“家庭服务业协会”、“社区服务报”、“社区网络电视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六大功能区,提供爱心救助、志愿者服务、家政服务、精神文化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构建“十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敢于担当,挑重任。天山路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临城街道始终坚持“依法征收、尊重事实、让利于民”的原则,充分发扬“三千三心”的拆迁精神,采取多种形式与被搬迁户取得心灵上沟通,最终达成协议。目前天山路棚改工作已完成99%,顺利进入扫尾阶段。半年来,街道在推进房屋征收实践中,形成并弘扬了重视民生的为民精神、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同心同德的协作精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干部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工作队和战斗队。
乐于奉献,促发展。今年以来,临城街道先后迎接了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市委书记陈伟,市长张术平等多位中央、省、市领导视察棚改项目和社会管理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该街道的关怀。成绩的来之不易,是临城街道党政干部齐心协力、科学谋划的广大干群乐于奉献、奋力拼搏的结果。临城街道广大干群正用他们干事的热情和创业的激情,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青春,为街道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褚衍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