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农村孩子的音乐课”管见

                             文/靳巧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农村小学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形成了一种摆设,学生也应受不同因素的干扰产生了厌恶情绪,如上课写语文数学作业、课堂上刻意捣乱等。由此看来,正常开展音乐教育、如期完成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三个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达到应有的水准,委实困难。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一、校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的领导对音乐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音乐课往往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

   二、学生。历次检测与考试的“感染”、家长与老师的“熏陶”,使音乐的含金量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音乐”很有让位于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的必要。因此,即使开了音乐课,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不愠不火、不卑不亢。

面对这种情况,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为领导建言献策,改善对音乐课程的看法。使之提高音乐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意志定向、性格形成的不可或缺性。

    二、帮学生涉足音乐生活,去感受美的熏陶。具体做法为:

    1、提高学生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是学习动机在态度方面的表现,良好动机是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保证,教师应根据小学高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来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并引导,逐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可将厌恶上音乐课的学生分为三类:一是个性偏激而厌恶上音乐课,主要表现为粗心、好斗、好动、抵抗性强,常爱开“无轨电车”。二是因心理障碍而厌恶。表现为胆怯、不自信,常常“知难而退”等。在音乐教学中应“对症下药”。对第一种学生可鼓励其点滴进步,为其创设成功的机会。

    3、改进课的组织,进行合作教学

    这一时期的学生,特别是男生自尊心较强。情感不外露。他们不愿意在同学或女老师面前丢脸,因而不肯表现自己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成立四人小组并确立小组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较好途径。实践证明,选择有一定威信与能力的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对于课堂常规的落实、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确实具有明显效果。

    4.创设舞台,尽展风采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不妨尝试着在课堂上“搭建”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尽情地表现;让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尽情展示自我的才艺,尝试成功的喜悦。

(作者:河南省安阳县曲沟镇陈家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