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语文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李敬

中国的传统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以人的本质的沦灭为代价的。我们必须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指导下,注意开放思想,努力实事求是,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人,主张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及基本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教学劳动,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才干,做出富有创造性的业绩,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成长为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更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一、坚持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 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 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教学方式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但其本质都应是具有“启发性” 的。坚持启发式原则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学 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内在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二、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 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而,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个体,发挥个体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活动采用的方法、途径和程序往往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灵活地选择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构想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成为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创造性的标准。任何一种方法、途径都受到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个性习惯等心理因素制约,有优劣、高下之分。因此选择要体现出优选协调的特点,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教师个人的特点综合考虑,动态运用,不能绝对、孤立地追求统一模式,但也不能任其自流。教学的方法、途径作为理智的产物,体现了一定的认识规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规则,更重要的是需要灵活多变的技巧和策略。富有启发性、超前性、前卫性的方法、途径的抉择过程,是多种因素不断斗争、整合、协调的过程。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产生了极强的生命力,其运用的结果就会事半功倍,直达目的,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创设教学情境

     善于创造课堂良好的气氛,是教学艺术性的一种突出表现。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敢于自我批评;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人人争先发言,敢于争辩,从而能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节奏,指课堂上教学中各个环节内容及其安排和衔接所形成的“节拍”。紧凑的教学节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安排合理的教学节奏。

五、注重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学习

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仅是关注了如何写句,如何构段,如何布局谋篇这些形式与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忽视了孩子视野的开拓,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性质。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焕发生命光彩,作为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在语文课堂上,除了掌握和培养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力外,还应有对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的体验,师生、生生间思想的沟通和交流,涉猎语文之外的知识以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语文课堂,在关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开拓学生观察视野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学生体验社会角色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历练交往本领的课堂。  

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渴望——有着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解读、阐释自己的独特体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不能再是由老师提问,应把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广泛参与,主动发问,交流探讨为主。给足感性认知的时间,让学生能深入内容。教师要有全局观念,不应避实就虚、轻重不分、盲目引导。不同的读者,不应强求或限制感受一致,应围绕中心,让其发挥,让其创造。

  七、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课型的创新,其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切实可行的课型。找准切入点,即在语文教学中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要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相对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习。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枯燥乏味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创新。

    八、丰富课外生活
  教师应该突破课堂的有限时空,使学生的触角伸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举行各种活动、举办种种比赛,举办各种讲座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寻找时空。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自觉自主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作者:贵州省大方县凤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