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为孩子编织一张牢固的“安全网”
2012-06-26 17:20 2012年6月25日今日文教A1版 苏延清
文/苏延清
6月9日,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高家村发生溺水事故,6名中学生落入松花江,其中4人死亡;同日,山东莱芜市莱城区高庄村也发生一起溺水事故,11名中学生洗澡时溺水7人死亡;(2012年6月10日《黑龙江晨报》)6月10日,同样的悲剧也在兰州重演,兰州交通大学的2名大学生,在黄河游泳时溺水失踪。(2012年6月12日《兰州晚报》)
学生溺水事故连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悄悄离我们而去,令人痛心。时下,许多地方相继进入高温期,到游泳池、江河、池塘去嬉水消暑,成为不少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休闲健身方式之一。但水火无情,每年暑期,各地都有很多溺水死亡事故发生。如何有效地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笔者认为不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学校要通过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让青少年懂得在险情发生后自救和他救的基本方法。特别要提醒学生有人溺水时 ,岸上的同伴要冷静,即使水性再好也不可盲目入水救人,最好的办法是向大人求救并及时报警;严格学生在校各时段的考勤,防止学生随意外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二是强化家校共建机制。印发《致家长一封信》,与每位家长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要求学生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确保双休日、暑假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及时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防溺水等校外安全和保护方面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详细住所、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内容进行一人一卡登记,了解核实学生假期去向,共同做好孩子假期安全、管理和保护工作。三是加强巡逻,严密防范。相关部门在青少年容易去的堰塘、水库、溪河等处设立醒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在事故多发地带建立巡查小组,定时对山塘、水库、溪河等进行巡逻,及时阻止未成年人下水;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江河池塘边的安全和管理。
一句话:只有很好地建立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的学生暑期安全工作网络,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平安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