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社教百科>>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上接本报57A5版)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他把研究和弘扬嵩山文化当做自己的使命,无时不在为她歌唱着、奋斗着

       嵩山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研究嵩山文化,弘扬嵩山文化意义非凡。常松木主席生在嵩山脚下,长在嵩山脚下,自小对嵩山就怀有很深的仰慕之情,参加工作后,对嵩山那份真挚的感情又在不断地升华。特别是到文联工作又担任市作家协会主席后,那份情感更是无法抑制地燃烧起来。从此,他把研究和弘扬嵩山文化当做自己的使命,无时不在为她歌唱、奋斗。

       为了能够系统地研究嵩山文化,深入挖掘嵩山文化的内涵,2007年,他提议成立了嵩山文化研究会,创办了《嵩山文化》杂志。先后举办、参与了两次武则天文化研讨会。2007年,洛阳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期间,他主编的《嵩山文化》武则天研究专辑成了研讨会的亮点。《嵩山文化》至今已编办了12期,分别对武则天女皇文化、大禹文化、嵩山历史建筑群、登封窑古陶瓷、嵩山道教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赴洛阳、北川、绍兴、禹城、新密、郑州等地参加了相关学术研讨会,同全国各地的专家们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常松木自己更是深入其中,写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如《武则天封禅中岳嵩山的原因和经过》、《武则天与明堂》、《大周登封坛考》、《李颀籍里登封考》、《河南登封大禹文化遗迹略考》、《大禹与道家》、《大禹与儒家》等,先后被收入《武则天与嵩山》、《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中国禹学》等书籍,发表于《中原文史》、《大禹文化》、《炎黄春秋》等刊物。其研究嵩山文化的专著《嵩山少林寺旅游指南》、《历代名人与嵩山》、《大禹与嵩山》分别获得了郑州市优秀文艺成果奖和优秀社科成果奖。另外 ,他还参编了《武则天与嵩山》、《嵩山民俗摸摸会》、《登封360》等书籍;编写了乡土教材《观星台》,校本教材《少林武术》、《登封旅游》、《嵩山文化》等;他写的《历代名人与嵩山》一书,为340多位历史名人立了传;他组织评选了登封十大系列民间故事,登封市十大历史名人,还组织了登封十大文化符号的评选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使大家对嵩山万山之祖,文化圣山,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等的文化特性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当了解了常松木对嵩山文化的痴迷和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们相信,每一个热爱嵩山、热衷嵩山文化的人都禁不住为之感叹了。的确,他是一名歌手,是嵩山文化出色的歌手,他把嵩山文化的歌在登封人民的心中唱响起来,并越唱越响、越唱越亮!

       嵩山文化,将是他一生研究不完的课题。

       他被称为登封文状元申遗三剑客之一,那是登封人民对他的褒奖

       20077月,正在四川北川参加大禹文化研讨会的常松木,忽然接到市委通知,要他即刻返回,并赶赴郑州参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申遗,是一件大事,是登封的、是河南的、也是中国的大事。

       接受这个任务是无尚光荣的。于是,常松木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郑州,和市文物局的宫嵩涛、市志办的吕宏军一同到嵩山饭店报到。在这里,几个专家对登封文物的高度分析和评价的话,让松木感慨不已,他决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好申遗文本,让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这份宝贵的遗产好好得到保护。随即,在郑州市申遗办的指导下,他们投入了紧张的文本编写工作。按照分工,松木主要负责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群的描述和历史沿革部分的编写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压力更大,因此,他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地不停地工作着。为了一个准确的数据,为了一则确凿的文献记载,常常工作到深夜,早上又早早起床,翻查古籍或文献资料。为了搜集到刘敦桢先生的《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手记》和董作宾先生的《周公测景台调查报告》等资料,他想法和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秘书长刘顺超取得了联系,将资料拍照后通过电子邮箱传递过来,仔细阅读并吸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每写成一稿,都虚心向清华大学教授刘畅和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等人请教。在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任伟的主持下,他们三个与清华大学教授刘畅等一起,反复讨论,历时近一个半月,经过十五次大的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文本的编写任务,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的好评。

       有人说,全国其他地方的申遗文本都是用3-5年的时间来完成的,况且都是学历极高的博导、博士直接参与才写成的。而登封申遗的文本却是三个普通的本科、大专甚至高中文凭的人,又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实在不可想象。当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世界遗产保护专家郭旃得知这一情况后,连连感叹着说:不简单,不简单,真是不简单啊!” 

       在郑州编写申遗文本期间,松木没有回过一次家,致使家中三次被盗,妻子气得在电话中大哭,他也无暇顾及,只能通过电话给妻子以安慰。

       申遗文本完成了,但余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随即,他又被市委领导抽调到市申遗办,又投入到申遗档案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中去了。

       首先,他接手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知识读本》的编写工作。本来这是个拖了几个月的半拉子工程。他接手后,全面调整结构,充实资料,反复推敲,不足一个月,就编印成册,并迅速发放到了各单位。

        接着,他又被任命为档案组副组长,主持档案组工作,在有关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制订方案,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并开始征集档案资料。

       在征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他深入到东金店、大金店、君召、嵩阳办、中岳办等乡镇区办,和有关人员商谈、做工作,终于征集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图书、照片、资料、实物等数千件。在他的感召下,少林国际武术学院院长、号称少林书王的王长青,摄影家蔺乾勋,有中州的赵忠祥之誉的李振中,诗人阎锦木,农民王银贵、王昭渠……纷纷贡献出了珍贵的书籍、资料、图片等。  

       根据申遗需要,申遗办决定对登封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的碑刻进行拓印,丰富档案。在常松木的带领下,通过议标形式,请来了河南省博物院、西安碑林、千唐志斋、洛阳文物工作队的拓工,分四组到汉三阙、中岳庙、少林寺以及书院、嵩岳寺、会善寺、观星台等文物景点同时进行拓印作业。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按照郑州市考古研究院的计算标准,这些碑刻的拓印费至少要500万元,可松木他们仅用了不到20万元就解决了,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接着,松木按照档案十防要求,建立了标准化档案室,实现了档案数字化,又购买了建筑、历史、文物、天文、文化、雕塑、教育、宗教、考古、法律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建成了档案室、图书室,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及各级领导对申遗档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档案室还被评为省一级档案室,成为登封首家、郑州市第二家省一级档案室。

       在繁忙的申遗档案工作之余, 松木还积极参与到申遗宣传等工作中去。如参与了《嵩山历史建筑群读本》的编写的审稿、校对、评审工作;指导嵩山文化研究会老干部志愿者搜集整理了与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相关的民间故事,编排了申遗宣传节目,参与了多次嵩山申遗采风活动和《圣山艺海——申遗书画展作品集》的编辑工作,编辑《嵩山文化?嵩山历史建筑研究专辑》,发放到各单位,使人们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还主编了国内第一本研究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专著——《古韵——中国嵩山历史建筑群》一书,出版后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为了如期完成任务,常松木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生活没有了规律,生物钟失调,以致使他患上了结肠炎,体重减少了十几斤,他越发消瘦了。直到我采访他的时候,体重也没有恢复正常,但他仍然埋头苦干,毫无怨言。鉴于他在申遗中的突出表现和贡献,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作登封文状元申遗三剑客之一,这是登封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

       201081日,从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消息: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当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登封人民奔走相告,兴奋异常,而常松木却没有特别的兴奋,因为,这个来之不易的结果,是他早已料定了的。他很早就相信,登封人民的心血不会白费,大家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

       履行职责,做好文史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20084月,常松木调入了市政协,担任史委副主任。2010年,又晋升为文史委主任。他恪守职责本分,积极挖掘和搜集整理登封文史资料。从2007年,他就协助政协编辑了第八辑登封文史资料《嵩山三教》。

       2008年,他正式调入后,不负领导期望,一年一部专辑,一年一个主题,先后主编了第九辑《古韵——中国嵩山历史建筑群》,第十辑《登封名镇名街》,第十一辑《登封名吃荟萃》等。这些书籍不仅充分发挥了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的作用,还弥补了市志、党史之不足,为促进文化登封建设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期间,他还参与策划登封政协大型文史专题片《千古岳秀》的制播,创新了文史资料编纂工作,受到全市观众的普遍欢迎,很好地宣传了嵩山文化。另外,他还参与了登封电视台《漫话嵩山》栏目,并多次协助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拍摄,为宣传嵩山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从2002年跨入文联大门,常松木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文化之路,不知不觉间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十年辛苦不寻常,凭着他对嵩山、对登封人民难割难舍的那份情、那份爱,我们坚信,他一定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是的,荣誉永远属于真做实干的人,永远属于积极努力、奋勇争先的人!

    (本文作者系登封作家协会理事,《天中文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