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质量初探

曾春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在高考中的位置更是不容忽视。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它也是最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语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理应是最受重视最能见效的教学。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有太多的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充其量只是个花架子;有太多的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有太多的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人云亦云。要改变此现状,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在作文课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其中包括一些语文基础不错的学生叹息:“作文难写。”这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任务,有时候不得不闭门造车“制造”文章。明显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东拉西扯,字里行间缺乏真挚的情感,没有感染力,让人看起来味如嚼蜡。事实上,几乎每一名学生学习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只不过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缺乏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力。所谓“感悟力”就是获得感悟的能力。感,即是感知,感受。悟,即是领悟,顿悟。也就是学习者通过对情感、事物、行为的内省体察有所感触,从而悟出某种可以言说或不能言说的情感、思想、知识等。“感悟”最主要强调的是“自悟、顿悟”。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信,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他们提供“自悟”的外部条件,加强“童心”教育,让他们乐于“自悟”。教育学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写作不一定要寻找大事情,有时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件小事、一些细节就足以写出一篇好文章。

二、打消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不拘一格。

1、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把生活自然融入作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考虑到让学生学会把生活融入作文是做好教学必要的步骤。《课标》为我们指明了将生活导入作文的途径: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等。显然,这里所说的生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所感觉到了的事情,而主要是指导与其心灵发生了价值联系、激发其思绪的那部分生活。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换言之,只有找到了写作主体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点燃写作主体的写作热情,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

2、作文教学应注意让学生的作文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的作文建立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生活中常可见到自己的作文。如在教室一角设“佳作展示栏”,表扬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同学,把优秀心作展示出来,在班上诵读供同学们欣赏、评议,给他们信心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可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让每一组每一星期出一张“组报”,每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另外,每天早自习或课前抽几分钟按座位(每次两三位)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文章中最满意的部分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还可以进行全班作文互相传阅、修改及写评语活动。

让作文在生活中得以“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如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去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然后加以筛选、梳理,整理成各种门类的小册子,还可组织一次活动汇报会,同学们生动、风趣的演讲,让大家都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学生自然也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了,对写作也更有兴趣了。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个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辐射的,张扬个性、充满快乐的智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搭建了作文和生活之间的桥梁,避免了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使作文真正地活起来,真正地生活化。

三、重视阅读。

教师还要教育学生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本子,专门做读书摘抄,摘录令自己怦然心动的文字,并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和评价。作文和摘抄都是常规作业,每周收一次。博闻之后,还要强记。名言警句、佳词丽句、历史典故了然于胸,自己动笔作文时自然会“游刃有余”。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不止在写作上,学生的人格、修养、品味也会随之提高,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学期还可用一两节课时间,搞一些比赛,如:歇后语、成语故事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他们热爱写作,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四、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使学生学会适“材”选“体”,落笔成文。目前,学生写文章会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的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使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教师每拿到一本教材,在最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考虑好哪些课文是适合进行写作教学的,应预先安排是好写作教学的目标。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时,教者就可以心中有数,在评价课文时,着重在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想、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上,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但模仿也有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模仿范文的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如能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五、千锤百炼出文章。

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启示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积极态度,让学生有“推敲”的精神,具备“推敲”的功夫。教师通过开展对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态度的评价,让学生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并从中体验修改文章的乐趣。还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促进学生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加强彼此间的了解和合作,在写作技巧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传媒和出版物,使青少年的生活内容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活跃。但是,互联网、媒体和出版物目前还缺乏应有的规范,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网页和出版物将一些故事胡编乱造,历史人物张冠李戴;不规范词语充斥网页,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低级趣味的思想情调在出版物里时有浮现。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吸取积极有益的东西,消除精神污染和语言垃圾,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章的健康纯洁。

总这,教师应更新观念,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五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