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究

文/周红梅

一、借助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游戏活动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二、利用操作材料激发兴趣

提供给初中学生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同学们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例如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又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惊奇地发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数学课程资源的

丰富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情感,也能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逻辑和概念的理解,以及相关数学的问题的解决。然而,这些对数学教学有益的生动场景,不可能都发生在课堂上。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生活场景移人课堂,进行数学内容的情境整合,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有价值的数学科学知识铺平道路。

三、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知识竞赛之所以使人趋之若鹜,并不是它的奖励让人眼红,而是人们愿意得到一种肯定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喜悦,这种情况就是“成功激励兴趣”的典型例子。为此在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计算比赛、改错比赛、编题比赛等,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当然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比赛要分层次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更强的信心。另外要充分利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性功能。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考试,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考试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考试,把自己置于教师的对立面中解脱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分享考试后获得优异成绩的快乐。其次,应把学习过程评价作为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而又有微小进步的学生进行各种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用评价的手段,激励暂差生的转化。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

的“快乐教学”;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发功能和鼓励性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诱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人们“先人为主”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首因效应,上好第一堂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应引起我们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所谓近因效应,它是指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事物的整个印象能产生更强的作用。近因效应启示我们: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强化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而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更为重要。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导人、新授、小结的艺术,尽力让学生感受到心智的紧张、情绪的昂扬、感觉到层层递进的教学所带来的和谐教学节律。时而诱之以趣,寓知于喻;时而昭示一疑,造成悬念,使学生感到“有味、有趣、有奇、有惑”,引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要,自然也就能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是进行情感交流的良好载体,比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地址: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