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中学生在跳高比赛中加强心理稳定性的对策探究

浙江建德严州中学新校区  廖伟强

    摘要:本文根据中学生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结果,得出可行的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心理训练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对跳高运动员如何提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稳定性,战胜自我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跳高   心理稳定性  对策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体育竞技的发展,跳高运动在不断的技术演变中日趋完善,运动员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在体能与技术方面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如今的比赛胜负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支配下的临场竞技状态的好坏。换言之,心理因素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它在跳高竞赛的重要位置。“当今的田径比赛,与其说是运动员之间体能与技术的较量,还不如说是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的大战。[1]

    人类神经类型我们可简单的分为活泼型,安静型,混合型[2]。活泼型的跳高运动员性格外向,容易动员,兴奋性高,但兴奋性的持续时间不够长,不善持久战。但如果在比赛中能够处理好时间关系,把兴奋期用在最关键的时刻,那么就有可能发挥其特长,创造好成绩。安静型运动员对兴奋的控制力较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其兴奋性上升曲线与跳高高度的上升极易吻合,且兴奋期维持较长,不怕持久战,但其兴奋性的强度不够。综上所述,跳高运动员最理想的神经类型是介于活泼型与安静型之间的混合型。此类运动员不但适应持久战.而且在最后阶段表现出最大的兴奋性,创造出好成绩。

跳高比赛的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长,一般性的比赛都在三四个小时左右,而且往往是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持续的时间就更长。这一特点对运动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种考验,而且越接近比赛的最后阶段,特别是比赛进入僵持阶段时,越要求运动员激发出最大的身体能力和竞技水平,而要做到这些,既要求运动员整个比赛过程中有较大的兴奋性,又要求对兴奋性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使身体的兴奋性保持在最佳水平,而且兴奋性的保持要持续和稳定。那么,影响跳高运动员竞赛期心理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比赛的紧张性。运动员参加比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来自内部的压力,如自己加给自己的压力;有的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教练员或者家人给的压力,赛场的条件、天气的状况、生活的影响、社会交际的影响等。由于这些影响必定给运动员带来有一定的紧张性。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绪是机体对新环境和竞赛气氛而产生的内部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身心规律的。适当的紧张状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反应能力。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逐渐融入到这种竞赛气氛之中,会出现一段心理平稳期。这是紧张状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有利于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运动员不能把自己的运动状态调整在适当水平,随着比赛的日益激励和赛场比赛氛围的日益紧张,运动员的紧张状态不断提高,反而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把自己的运动状态调整到最佳或者接近最佳,使之能够抵消由于内外环境因素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便能够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二)环境的适应性。在跳高比赛中环境因素对运动员在场上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场地的朝向、比赛的时间、场地的松软、垫子的高低等都能对运动员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运动员对赛场的环境没有很好的适应性,如在比赛中觉得起跳点的地方太软太松,那么起跳就没有了果断与快速。心理上存在顾虑,注意力全集中在起跳点上,使精神紧张,动作紊乱,导致失败。相反,即使在场上出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如果能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就能很快适应,运动员就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比赛之中。

(三)情绪的复杂性。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不时会遇到比赛情况的突然变化,如出现失误、裁判的判罚、天气的变化等,运动员在这些情况下保持竞赛情绪的稳定,冷静地进行比赛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高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就必须具备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素质。不管有利还是不利、领先还是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在适当水平,便能够使自身具有的运动水平得到应有的发挥,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佳绩。

(四)对教练员较强的依赖性。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教练员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且跳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是处于无人指导独立作战的情况之下,整个比赛过程既充当运动员,又是教练员。在场上能否保持头脑冷静并且善于分析,是衡量一个优秀跳高运动员的重要条件。在平时训练时,教练员可在旁边指点,在竞赛时运动员处在独立作战的局面,竞争激烈时,往往会被场上气氛所控制而显得不知所措。所以在平时训练时,教练员更多的应该教会并且锻炼运动员如何分析场上形式与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消除对教练员的依赖心理,提高运动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心理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心理状态也不是孤立的,它与自身的技术战术实力和外界的各种变化的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实力是比赛信心的基础,适应能力是比赛取得胜利的保证充分的赛前准备和提高应对困难的心理定位水平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在跳高比赛中如何加强心理稳定性?

(一)加强集中跳高运动员注意能力的培养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有效地从事活动的前提。运动员在每次试跳前特别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此时的试跳上。因为大量的内、外界干扰因素时刻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注意力,比如创伤、自我感觉不佳、比赛条件差、天气不好、观众呼声太高、突发事件等均能引发运动员情绪的波动,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在还未作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试跳,从而导致失败。所以跳高专项应具有很好的集中注意的能力,以使在激烈的赛场上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为此作者提出以下提高集中注意能力的方法。

1.运动诱导法。运动诱导法是一种积极且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在试跳之前做一些诱导性的动作,如摆腿、挺髋、提重心、原地纵跳等一系列运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人体各器官的系统能力,使人体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试跳之前的准备中,继而达到适宜的活动水平。

2.表象训练法。在比赛中我们时常能看到某些运动员在试跳之前会沉默一会,有时还闭上眼睛,这是他们在进行表象演练。在试跳之前,在头脑中想象整个运作过程,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一系列动作细节,排除一切潜在的杂念,此法能有效地提高兴奋度,还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

3.自我暗示法。这是在训练或比赛中通过自我说服,自我命令等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是有意识的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调节运动时的心境、情绪、大脑兴奋度、意志,以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方法。比如自己对自己说一些激励的话或者提醒自己该注意的某个动作细节。

4.音乐调节法。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平衡三种情绪状态。因此,我们在比赛前给队员放一些轻音乐或他们喜欢的音乐歌曲,这样往往能够调节队员的情绪,使之紧张的心情得到镇静、放松,进而集中注意。 

总之,每个跳高运动员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方法,而且是几种方法的共同结合。目的就是一个,在每次试跳前能专心致志地考虑动作细节和心理准备,以保证每次试跳的质量。

(二)注重培养跳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在运动场上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横杆升到超过本人最好成绩的高度时或升到超过某个纪录的高度时,运动员即使在技术上、生理上具备了跳过这个高度的能力,但由于心理上的障碍或其它因素使他们一反常态,助跑节奏紊乱,动作僵硬变形而失败。更说明此问题是至今为止在奥运会上还没有人打破过世界纪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和自信心的培养。

1.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通过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次次地取得成功而逐渐增强的。因此,制定训练计划要充分体现阶段层次的递增性,对运动员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能够符合运动员现阶段具有的运动水平,能够完成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3]。久而久之,运动员通过科学的训练带来的运动成绩的提高,提高了对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每次训练课都要做到使运动员有轻松感、愉快感、成就感,使运动员的自信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为以后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通过比赛增强自信心。教练员要在比赛前与运动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帮助运动员分析比赛和对手,使运动员了解自身的实力,做到对比赛有全方面的了解,不至于在比赛中出现意外时,出现过度紧张的和不知所措的局面。在比赛中教练员要及时引导和提醒运动员,使运动员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和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比赛后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全面深刻的分析,帮助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训练效果。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向运动员介绍对手的特长,目的不是长他人志气,而是在于布置如何扼制对手特长的战术,以解除运动员的思想顾虑。迷信冠军,崇拜高手,常使运动员造成极大的心理负荷。赛前,应采用褒贬结合的方式进行诱导。冠军也有失败的时候,高手也有输给对方的可能。鼓励自己的运动员提高自信心,正视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长处。

3.通过精神感染增强自信心。教练员和运动员长时间在一起生活、训练和比赛,是运动员可信赖的人。赛前,教练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运动员的注意之中[4]。因此,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镇定自如,胸有成竹的神态去影响运动员。尤其当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失误时,教练员切莫过分紧张甚至责怪运动员,应当鼓励运动员减轻负担、调整心态,以保证下次试跳的成功。

(三)关注赛前赛中的心理调节

随着比赛过程的开展,跳高运动员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关注赛前赛中的心理调节,是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让跳高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使之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为顺利完成复杂而又艰巨的比赛任务,创造友谊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1.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和体验为使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先期适应准备,以使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5]。模拟训练可分为实景人物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两类,设置比赛的情况和条件,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取的技术战术,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赛的气候、时差、场地观众的行为等,对运动员进行先期适应性训练。我们两校经常在一起训练,刺激运动员能够认真地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兴奋点,逐步消除他们在外人面前的扭捏羞涩的心理。

2.呼吸调节。由于比赛时运动员产生紧张的心理情绪时使其交感神经活动加剧,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动作不协调,思维混乱等现象,这时如果采用慢节奏的深呼吸方法,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就会改善学生的情绪波动,促进神经系统迅速恢复平衡,使得呼吸平静而有节奏,这样可以起到稳定运动员情绪状态、缓和紧张的作用。

3.放松调节。运动员学会放松和在心理上保持镇静,对获得优异成绩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放松,如:纵跳几下、喊几声等方法,这些既能放松紧张的心情又能刺激大脑的兴奋点,使肌肉进入最佳状态。

4.鼓励调节。就是利用称赞、鼓励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例如:在赛前对学生说 “你能行,什么都别想,去跳吧!”。“现在的高度,你训练时跳过好多次了!”这些激励的语言,对运动员是一种肯定、相信,使他们从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心理训练得来的。在心理训练中要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要持之以恒,把心理训练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整个跳高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全面的优秀的跳高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毛兴海.跳高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田径[J].2004. 25

[2] 陈小蓉.竞技体育比赛心理战术的理论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11

[3] 彭大军.怎样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世界田径.2005. 3 4

[4] 心理训练中的教练和运动员     心理学动态1999. 311 -15

[5] 赵志红 少年体育训练       2009年第01    

浙江建德严州中学新校区  廖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