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加强学生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廖俊豪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只有勇敢面对挫折的人,才能在挫折中奋进,在拼搏中获得成功。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经常强调“知识”的意识而忽视了心智的培养,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心理意识,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战胜挫折的勇气。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也就是说没有遭受挫折的人,常因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发展,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挫折的教育,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变化要求。

一、中学生受挫折影响的主要表现。

中学生面对的挫折有哪些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学生本身。学生由于先天的体质、外貌、智商、心理、个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挫折;二是来源于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学生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重任,但由于一些学校只重视智育的发展,不够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因为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所以同样会造成某些学生的挫折,甚至造成伤害。三是来自家庭。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多,不少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关心别人。长期在温室里生活,自然会降低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有某些不良的家庭状况,也会导致学生思想上行为的偏常。如赌博、离婚、家庭吵闹不休、重大的家庭变故等原因,都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挫折,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四是来源于社会环境。社会是育人的摇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虽然生活在狭窄的学校空间,但是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周围的环境嘈杂,网吧、酒吧、舞厅、黑色书斋、不务正业的闲杂人员等均会影响、伤害到学生,造成挫折。五是来源于自然条件。如:风、雨、雷、电,交通等造成的天灾人祸,都会给学生造成挫折的根源。然后只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这样才能化祸为利,才能减少挫折所造成的损失。

二、进行挫折教育的几点举措。

(一)上好班会课,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意识。巴尔扎克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人生旋律的小插曲,是人获得成功的前奏,也是人生中的一笔无价的财富。教师要使同学们认识到:挫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可以增强个体的忍耐能力;也可以使人生更艰苦的逆境中走出阴影,更能化为一种动力。如能经历一些挫折,更能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比一般的人更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讲一些受磨难的名人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排除常人难于克服的困难,自学成才,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学过四种外国语,翻译一本13万字的《海边诊所》,还掌握惊人的医术。舟舟是一个弱智者,但他能走出阴影,奋力拼搏,成为一个人们认可的高级艺术指挥家。还有残疾人李丽,用自己生命的顽强谱写了自己的心智之路,唤醒了一个一个的心灵患者,成为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诸如此类,当同学有了挫折的时候,想想这些名人,自然会产生一种精神的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二)采用出黑板报或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教师可用1——2个月的时间内出一期励志名言或精辟语句的手抄报。叫学生自己收集、自己去书写。如“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过后定晴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等名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适时总结,及时表彰,充分肯定他们的好心态。这种方式的教育也能使学生去认识挫折,走出挫折阴影。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疏导。有些挫折可能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有些同学可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痛苦的境地,不能自拔。因此,当学生产生挫折,有悲观情绪的时候,教师应引导他不能过分的自责。用“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等言语来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能改过自新, 尽力挽回挫折造成的损失就行了。否则,既不利于事态的发展,又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会有可能“一挫再挫”。所以,自我解脱、自我疏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引导学生学会求助。当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一个人承担,可以坦诚的把自己的事情向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倾诉,让大家出谋献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是让大家唤醒自己沉迷不醒的心灵。这样,有利于使自己尽快走出挫折产生的困境,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人闲着的时候,多会产生幻想。尤其遇到大的挫折,常常是能于抹去脑中的记忆。所以,可以用转移视力的方式减少挫折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如参加军训、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转移视线,在活动中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培养乐观自信的情怀。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和战胜挫折的水平,让自己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六)对个别学生进行挫折分析引导。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可以帮助人们驱除脆弱,使人变得坚强。但是,往往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因此,如何面对挫折是关键。教师应深入下去,全面了解,帮助受挫折学生找到症结点,然后帮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十分讲究工作艺术,尽量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采用一把钥匙开把锁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我们应从走向世界的角度,以面向未来的眼光,按现代教育的标准,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挫折认识能力,增强挫折承受耐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