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的魅力
2012-04-09 09:59 2012年4月9日今日文教A12版 赵晓梅
文/赵晓梅
伴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情景,就像一颗颗小石子,时常激起一些岁月的浪花,荡起美丽的涟漪,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
在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每年四、五月间,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
我让学生先默读这句话,再找出动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只谈到,用不同的动词避免了重复,也很生动。我觉得他们体会不到位。我引导他们闭上眼睛想象,我来读原句。然后,再把“穿过”、“越过”换成“飞过”;把“赶到”换成“飞到”的句子展示出来,让他们对比读读,谈感受。这下,孩子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
琪琪说:“对小蝴蝶来说,花丛矮,用‘飞过’;树林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木,非常高,用‘穿过’;小溪在山间流淌,蝴蝶从水面上飞,用‘越过’。这样用词即生动又准确。”我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张波兴奋地说:“老师,我觉得用‘赶到’而不用‘飞到’,更能说明小蝴蝶们是飞越了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这个‘赶’字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小蝴蝶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想急切聚会的心情。”
真是太好了,我由衷的感受到,走进汉字,抓重点字词,并通过想象,使学生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丰富了语言的感受力。
我借机说道,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蝴蝶的世界,成为一只只可爱的小蝴蝶吧,请你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此时,读书声四起,孩子们读的入情入境、津津有味。
在学习此课第二自然段时,学生通过朗读,找出了草绿、湖水明净、野花颜色多,从字面上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
为了加深他们对文本精美词句的体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我出示了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我想到学生对“嵌”字的理解有困难,就联想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如黑板上方的国旗框,就可以说国旗镶嵌在镜框里;又如,对于人,可以说小姑娘的脸上嵌着一双亮光闪闪的大眼睛。我把这些讲给学生之后,让他们再次读这句话,谈自己的体会,没想到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韬竣说:“这里用‘嵌’字比较恰当,因为有水的地方肯定低,您常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求我们不断进步。水也很干净,我是从‘清亮’一词体会到的。有湖水的地方,周围的草长得一定更旺盛,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各种颜色的光,同时水面映出蓝天、白云、野花、野草、牛羊的倒影,一定很美,就像地面上镶嵌着一块块大镜子。而课文中用的比喻句,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嵌’与‘宝镜’前后呼应,这两个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
对这个同学的精彩回答,我和其他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岁月的小河还在静静地流逝,它随时都在等待我们激起更多的小浪花去点缀。因此,我要说,我们教师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汉字这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去建造自己美丽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