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浅谈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虞城县闻集乡八里井小学       侯素梅
    
数学素质是21世纪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数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做起,下面,就这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 挖掘教材因素,启迪创新意识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育。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课文和习题两部分”的结构特点,备课时,我在掌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在思维因素,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形式,以求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为了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高操作训练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操作步骤、教具、学具的选用及操作活动过程的安排等。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把每一个学生的操作看作是他思维的动态反应,当学生操作顺序正确、方法得当时,就显示出他的思维是准确的、有序的、清晰的。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应安排这样的教学程序:(1)复习十几的组成。(2)圈10练习。(3)根据算式摆小棒。(4)提出问题。怎样移动小棒使我们一看就能知道是十几呢?启发学生从一边的几根中移1根到另一边的9根中,变成1个十和几个一。这样,通过有序的操作过程,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凑十法”的计算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

2重视操作过程中的语言叙述。例如:数学第二册应用题“学校养了12只兔子,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时?”可分以下四步进行:(1)操作学具。(摆学具卡片)(2)语言叙述: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一样多的;另一部份是比黑兔多的。(3)抽象概括数量关系: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和黑兔一样多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理解算式12-7中的7是指什么?(4)对比分析:把例题和复习题进行比较,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三、诱导同中求异,发挥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工程”。在教育中诱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敏捷。

  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后,我特意设计下意题:照样子说说(要求围绕本单元所学有关数的知识)。例:“1”不是奇数也不是合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生述:(1)“2”不是奇数也不是合数,它是最小的质数;(2)“0”不是质数也不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整数;(3)“1”不是偶数也不是合数,它是最小的奇数;(4)“4”不是奇数也不是质数,它是最小的合数;(5)“10”不是质数也不是奇数,它是最小的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