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2012-03-26 11:09 2012年3月26日A16版 赵国亮 牛健
赵国亮 牛健
所谓修养,概括起来说,主要是指人们在思想品德、学术技艺等方面,为获得某种能力和品质所进行曲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所形成的品质水平。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只是道德修养中的一种,它是指人们为了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努力学习,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自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已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面向未来,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品德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出色地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信心。特别是青年教师,不能看到我取得的工作成绩没有别人的突出而心灰意冷,或是因工作中的失误而自暴自弃,而应该不断地去总结学习。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和意义。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个合格教师,不但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规范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仅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全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行?”他要求大家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
人民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下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其次,谈一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所为师者,是指一切可以传授知识的人,因此任何一个可以做别人榜样的人,都可以称为教师。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从幼儿向少年过渡的广大学生,更应该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好这个榜样。
所谓师德,主要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谓师风,主要是指教师的个人作风。近年来,我们教师队伍都在逐步的加强业务素质和提高个自的个人作风,可以说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教师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思想也在起着变化,师德师风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不良的师德师风,都是我们作教师应该引以为戒的。
只有一个高素质教师的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人才。小学教师是孩子们初步建立良好的人生观的引路人,是孩子们的楷模,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所有教师都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方一个楷模形象,真正无愧于我们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作者单位:赵国亮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景芝小学
牛 健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