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语文教学与素质培养

                 河南省滑县城关镇第四初级中学  耿军英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学习语文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因素,所以,语文教学应着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的 创作激情,语文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探讨研究的主动性,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视野、价值取向、 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一、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关系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讨真理,交流人生体验。在这里,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 身,但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尊重学生,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喜欢你,尊重你,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他们一概否定,要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 以教材为窗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过去教材看做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实质是教材即知识。要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识和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评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教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使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找课文与生活的切入点,尊重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有一个价值观的选择,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限制学生,即使学生答出一个角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用简单的对与错评判,应该说以哪以种思想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创新能力,把思路打开,不能关在一个套子里,给一个标准答案。通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与社会联系起来,打开眼界,给出一个点,带出一个面,教语文不单纯教一个词,一个句子,而是要学生获得生活,适应社会,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堂学习,而不拘泥于课堂学习。 

          三、 教室为舞台,生活为背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用所谓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的头脑,给学生搭个架子,让学生往上攀,给学生确立个台阶,让他自己走千万不要扶着走,只有自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悟,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在生活中去观察体会,认识世界,提高自身的素质,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引自己学习更新的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四、 把学习课堂移到生活中,去观察感悟

   不要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积累越厚实,越容易从记忆中挖掘出来,重新组合,学生每天都有观察,但不一定每天都有积累,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布置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外学习,比如,放学后看电视,节目随兴趣自选。但要求学生看完后写心得体会,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学习生活中人物鲜活的语言,在写作中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适应生活的能力,鼓励学生要有创新表达,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身为站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