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从一则笔记小说谈作文创新

安丘市景芝镇景芝初级中学         朱海亭

    指导学生复习准备中考的时候,外地来的一份语文综合题中有一段课外文言文阅读,没有题目,看右下角的注脚,知是清代乾隆朝名臣纪昀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则,它的故事情节大体是这样的:湖南旌德县附近有虎出没,伤人畜无数,不能捕。有一唐打猎者,善猎,遐迩闻名,请来,竟然糟老头一个,知县颇失望;唐打猎也觉察到知县的不满情绪,遂谢绝赏赐的酒食,先去捕杀烈虎。后来事实证明,其名果然不谬。

    我在讲评这则文言文时,除了练习应有的题目和向学生介绍纪昀其人、作品外,重点引导学生向课外构架,主要是从写作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我由这则材料想到的几个问题。我知道这些理论知识是晦涩难懂的,学生也难感兴趣,所以我采用了比较法继续向他们讲故事,将《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与文中唐打猎对比,将寻常猎户的行为与唐打猎对比。这样,学生们显得极有兴趣,听起来也津津有味,那些写作的“高难度动作”当然也就一一分解开了。后来,我借到了《阅微草堂笔记》的选印本,才知道我们读的这篇是《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中《槐西杂志》之一,原书故事一千余则,这仅是九牛一毛而已。我细细地从整体方面了解这部书的大致体例和主要内容,融汇我上面向学生谈的几点问题,写成这篇论文。

    从这则笔记小说,我们可以“窥”到作文创新教学的某些要旨:

    一、学会借鉴和模仿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相信会对第五回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情节大有印象,若将它和唐打猎的故事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唐打猎先杀猛虎再受赏赐之食,岂非与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节惊人的相似?这应当是纪昀对罗贯中材料的借鉴、模仿,二者如出一辙,人物也都气势磅礴,技艺惊人,故事情节也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就是要谨慎地对待阅读的材料,要用心来读,细细体会,读后再加以理性的分析,做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并且,对所读的东西不光要有印象,更要有感悟,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阅读比较和写作提供借鉴、模仿的原材料。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显得至关重要,它是由阅读向写作过渡的桥梁。

    二、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

面对写作材料或题目,恰如其份地审题构思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一下逆向思维来处理这个环节。这里的逆向思维是与习惯性思维相区别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创造性思维,它的核心是“求新”,“求新”的根本却是“求异”,面对同样的材料,要强调自己的发现与众不同,要别出心裁。运用这种思维处理写作材料,就会找到写作的新角度,找到能使自己的文章出新的联想切入点,再以它为基点,放开你的手脚,这样,你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者见解,就是你自己所特有的、闪发着你自己个性光彩的东西,而不再是那种因习惯性思维出现的亦步亦趋、拾人牙慧的拙劣、被动的写作。

还是唐打猎的故事,按照常人思维,要捕杀一只有伤人前科的凶恶猛虎,在经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走了许多日子而抵达后,一定要先休息上个三、五天,大鱼、大肉地海吃几顿,待补足了体力,养足了精神,再着手展开捕猎工作方有胜算。但若果那样,唐打猎就和寻常猎户没有什么两样,他之所以为“唐打猎”,就在于他与他们是不同的,毫无疑问,作者在这里为了凸显这一点,运用逆向思维,赋予材料以新意——让唐打猎先去捕杀猛虎,再接受赏赐之食。这样,人物形象也就随着杀虎工作的深入而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了,他立起来了,高大起来了,人物形象身上披着光芒万丈的英雄主义的色彩,这正是逆向思维这颗太阳投射给他的呀。难道不是吗?罗贯中之塑造关羽,纪昀之塑造唐打猎,无不闪耀着这种思维的光辉。

从一则笔记小说谈作文创新
三、夸张是大胆想象惯用的手法

唐打猎乃一老叟,“须发皓然”,又“时咯咯作嗽”,却不食而搏杀猛虎,读来不免让人心神倾倒,这是作者有意识地夸张。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忠勇空前绝后,死后享有“武圣人”之称,千百年来在民间与孔子平分秋色;写张飞“声如巨雷,势若奔马”;写曹操奸绝,写刘备仁极,等等,都是用夸张的手法处理材料,写人。但夸张并不是无限度地乱想象,凭空捏造,它要有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像唐打猎就曾“炼目十年”、“炼臂十年”,所以才有惊人的艺业,读来又感不虚、可信。

现在作文改革,要求学生多写创新性作文,不能不需要大胆的想象,我们也可以适度地借鉴一下夸张这种手法。

四、作文取材要注重“小中见大”

纪昀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在“小中见大”、“以小见大”方面深得其中神髓,从而在清代文坛摇曳生姿,独树一帜。“阅微草堂”,是他的书斋名,“阅微”,顾名思义就是观察细小、点滴之处。从书名就可管窥他这部笔记小说的创作宗旨,就是取材立意乃至谋篇布局,都要立足细小,决不好高骛远。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层面其实可不小,鲁迅曾说,要详尽了解清史,仅靠正史还不够,野史中可看的其中就有两部笔记小说,《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古来文坛名匠,得其要旨者不乏其人,蒲松龄设席求聆,著文言短篇集《聊斋志异》,开古典文学中一朵奇葩;对鸿篇巨制,鲁迅终生未越雷池一步,甚至,他的几十篇短篇小说我们都可以如数家珍地列举出来,另外还有一部散文集,一部散文诗集,多的是那些入不了“大家”法眼的杂文。是他一直在恪守着什么吗?但就是这些短小的文章,尤其是被称为“匕首”的那些杂文,针砭时弊,痛快而淋漓,思维的深度实非常人难比,谁又能否认他大师的地位呢?正如现在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说,“鲁迅是高山,须仰视可见;鲁迅是大海,他的作品深不可测。”

不管是纪昀们,还是鲁迅们,他们都使自己的目光瞧在脚下,思维的触角茁壮地伸展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于生活的细小、方寸之处挖掘材料的深、精、锐,反而让人感触最深,他们不愧是驾驭“小中见大、以小见大”这柄写作锐器的个中高手。我们平常练笔,借鉴一下前人的创作经验,应该是会有裨益的。

现在学生面临的作文,多是给材料或话题作文,文体不限,自由拟题。基于上述,我们在读透原材料的基础上,一定要慎重对待取材和拟题,既要扣住这个“话题”的中心,还要力求使自己写作的范围缩小,内容更切近社会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有的写,写得充实,写到极致。也只有从细处、小处取材,从小处拟题,才能有效避免写作中的假、大、空现象。

打两个比方,有质地一样的两双鞋,你是选尺寸过大的还是尺寸较合适的呢?下大雨了,你要徒步赶路,你是选那件能穿的雨衣还是那领盖卡车的帆布?答案都是不言而喻的,这和写作中作文的取材、拟题不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