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等待的美丽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 高良琴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大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家长和听课老师。

教学内容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材中有两幅情境图:一是孩子小松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二是小松对爸爸说了实情却挨打了。要求组织学生围绕该怎么做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同时认同诚实做人的道理。作为执教者,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悬念导入→叙述故事→讨论交流→吐露心声→亲子活动→走进生活。现在,课堂进行到第五个环节: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想办法并走上讲台演一演。

之前,我巧用情境创设、言语渲染、角色互换、现场采访等方法,营造了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氛围。此刻,家长与学生的展示精彩纷呈,我们沉浸在自由表达与个性飞扬的快乐课堂中。

“呜——有什么了不起!呜——我不跟你演了——”突然,从教室一角爆发出哭喊声。我一惊,循声望去。是肖池!他涨红了脸,胡乱挥舞胳膊,瞪着同样脸红脖子粗的家长。

我走过去,一边思索对策。

“哎呀!这孩子怎么在这样的场合哭闹!叫老师如何收场?”身旁,一位听课的老师替我担心。

“嘻嘻!肖池真不害臊,还哭呢?”身后,一名同学小声嘀咕。

我牵住肖池的小手,大脑飞速运转:不能当众批评他——孩子小,才上一年级呢?再说,我还没调查清楚他哭闹的原因呢;不能不了了之——我得给其他同学一个正确的导向,也应给家长和听课老师一个交代!

该怎么做?

忽然,灵光一现——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正是——《该怎么做》。

我把肖池的小手塞进家长的大手中,笑盈盈地邀请:“肖池,请拉着爸爸的手走上讲台,让老师和同学看看你们的表演,好吗?”

出人意料的,肖池把手一甩,径直跑向教室外。家长忙跟着赶出去。

我想:索性借机让他们父子先沟通!

回过身,我走进学生中间:“同学们瞧,刚才,我们帮打碎花瓶的小松想出了让爸爸原谅他的办法,现在,肖池又给我们出题目了。肖池在课堂上哭闹,他该怎么做,才能让老师、家长还有同学们原谅他呢?”

教室马上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思考。

好多只小手举了起来。

“别急!”我轻轻说:“我们应该先调查清楚肖池哭闹的原因呀!请同学们在下课后关心肖池,帮他想想办法吧!”

这节没有结束的“公开课”,延续到下午——

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还没响,我一如往常,提前走进教室。

肖池走过来,他一脸灿烂:“高老师,好多同学都来问我,帮我想了好多办法。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不该在上课的时候和爸爸斗气。我——”

“好!”我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肖池,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到了错误,了不起呀!”

肖池咧开嘴笑了。

“不过,你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说吗?”我问肖池,又信任地拍拍他的肩。

“我能!”肖池点点头。

铃声响了,我牵着肖池的小手,面向惊异的孩子们。

“同学们,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不该在上课的时候和爸爸斗气。谢谢你们的帮助!”肖池脆生生的话音刚落,我率先拍起掌。

尔后,热烈的掌声响起。

我知道,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又一次口语交际。

我自豪,能耐心地等待,最终收获到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具体语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共享充满诗意与智慧的语文!

应该说:至此,这节“公开课”才得以“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