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湖南龙山县皇仓中学   李宏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

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在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学生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学生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学生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学生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体内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状况是衡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