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语文素质
2011-12-08 12:04 2011年12月5日今日文教B1版 严艳珍
文/严艳珍
小学语文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课后动手题的增加便是其中的亮点之一。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手脑并用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经过知难问疑,追求完美,势必带动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由此看来,人们把动手看作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金钥匙是不无道理的。
小学生好胜心强,非常喜欢比赛。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于新课的学习。如教《熟能生巧》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本课的四个生字让学生查字典比赛,看谁能快速查到这些生字在字典里的正确读音和意义;接着,让查得最快的一位同学回答结果;最后问谁能说出这位同学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查到。学生回答:“是因为动作熟练,方法正确。”“对,动作熟练就能得到好方法,这就是熟能生巧。”教师随机板书了课题,很自然地收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理想效果。罗杰斯说过:“有意义的学习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参与。只有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不仅知道结果,而且知道得出结果的过程和道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由听众变为直接参与者,以便在参与过程中动手,在动手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获取新知。
有位教师在讲《火柴盒玩具》时,一改枯燥乏味的讲解,放手让学生用自带的火柴盒组合玩具。结果,有的学生组成一头沉的写字台,有的组成两头沉的写字台,有的组成带书架的写字台,还有的组成放计算机的写字台。在样式与功能方面,有的组成沙发,有的组成载重车,有的组成民居,有的组成别具一格的组合柜。一统计,有近4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至此,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这位教师不失时机把学生引入课文。在学生反复诵读后,教师通过启人心智、激人想象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无不心领神会。之后,教师让学生仿写《火柴盒玩具》,学生无不余兴未尽,写玩具的制作过程、造型特点及感受随手拈来,一篇篇绘声绘色的习作跃然纸上,一扫过去不知从何下手或千篇一律的尴尬。这次习作的成功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密不可分。作文写完后,教师从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原则出发,对习作中的成功之处给予了充分肯定。使每位学生都尝到了写作的“甜头”,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解放学生的双手,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才能让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语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梦想成真。
(作者:湖南龙山县石牌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