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擎起一片艳阳天

                                   湖南龙山桶车小学 田素英

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许多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习作中“有米不会炊”的学生占了很高比例,成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让这些习作困难生学会表达,爱上习作,自然是需要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那么,怎样帮助这类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呢?

  一、授之以法,体验观察之乐

  观察不细致,体验不深刻,思考不充分,文章就写不具体。只有扎实的观察基本功,才是解决“写不具体”问题的关键。根据习作困难学生观察生活、感受事物是粗线条的特点,采取以下策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学生明确了观察要细致后,我就要求有意识地进行此项练习:先选准目标,作细致入微地观察,再写下来,对不能写具体的细节作再次观察。如:观察班级的流行风,课间活动,体育活动,一家人饭桌上、电视机前的表现,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自然就能把文章写具体了。最后进行迁移巩固练习,让他们观察水仙,然后写下来。慢慢地他们学会了在观察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写景的作文也比以前写得生动优美了。

  二、沐浴书香,享受阅读之乐

  学生习作写不具体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语言积累。语言贫乏,不足以承载思维,即使有了生活体验也难以顺畅地转化为有条理的文字,理应享受的成就感也只能变成不会写、不能写、不善写了。只要我们把阅读与积累作为一种任务,日长天久,学生的语言储备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而当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脑子里就建立起一座“语言仓库”,习作时,它就会像喷泉似的,喷涌而出。

  三、学会表达,品尝成功之乐

  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没有扎实的遣词造句能力的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就会不如人意,写出来的文章只会干巴巴的几条筋,就像光秃秃的树干,没有繁茂的枝叶,读之味同嚼蜡。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就要十分注意指导遣词造句的训练,使他们习作时有“法”可依,能写出比较具体的文章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于习作困难生,我们必须实行差异教学策略,全方位地了解他们,准确地找到金钥匙,做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只要我们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而又科学地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每一个训练点,同时辅以积极的评价方式----赏识加高分,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亲近习作,喜欢习作。让我们真心诚意地为习作困难生擎起一片艳阳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