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明清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画东渐的反应

 

山东莱州夏邱中学   綦军秀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 17世纪初,洋风画便已“风行中国”。 然而中华帝国的上层集团、文人士大夫和民间阶层对西画的到来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清洋风画的发展轨迹以及部分画家的创作和绘画活动。

一、上层社会对西画东渐的反应

西洋绘画传入中国时,正值明代万历中后期,在与外界的频繁交往中,一部分有识见的人意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明清的皇帝们大都喜爱艺术,对西方绘画也非常欣赏,康熙曾将西洋风给画赏赐给大臣,乾隆甚至将自己养老的居所全部装饰以西洋风格绘画。皇帝还任命了许多传教士画家在宫廷工作,然而皇帝们对传教士画家的创作经常进行干预,乾隆提出若“以郞(世宁)之似合李(公麟)格,爰成绝艺称全提”  皇帝们还不喜欢明暗对比强烈人物画,于是洋画家在皇帝的要求下,多借鉴中国画的构图、色彩和意境,减弱了画中人物面部明暗,以迎合皇帝的趣味。这种华丽工细、极其逼真洋风画受到了皇帝为首的上层集团的支持,在宫廷发展很快,还影响了一批御用的中国画家。

二、文人对西画东渐的反应

明清文人士大夫和专业画家们对西画的评价并不高,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更有甚者,清人松年在《颐园论画》中表示:“愚谓洋法不但不必学,亦不能学,只可不学为愈。”可见文人对西画的排斥。在这样的观念的影响下,文人和专业画家对西法的运用非常少见。其中,曾鲸(1564—1647)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向达在《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一文中提出,曾鲸“咄咄逼真”的画法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

三、民间对西画东渐的反应

有人错误地认为,明清西洋绘画的影响只限于宫廷,事实上,西洋绘画在民间也有市场,对民间美术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深远影响,明清民间版画、玻璃画、瓷器画、外销画等画种中均有体现。

他们主动将西画吸收到自己的画中,融合出新的艺术形式。虽然有些作品略显牵强和稚嫩,但是历史已证明,东西文化互相交流和借鉴是不容阻隔的趋势。明清时期民间阶层以其对异族文化的积极态度,使这次大规模的东西艺术交流在民间得以延续。

可见,明清西洋绘画在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交锋中,最终在民间找到了适于生存的土壤,使西画的影响在民间生根开花,并为二十世纪又一次大规模的东西绘画交流打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