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名师名校>>

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校  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多年的教育行政工作中我一直铭记这句话,并将思想上的领导具体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应分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其外在形式是物质环境文化,其核心的是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升华则是人际关系文化。十年来,我在校长的岗位上,坚持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经验体会汇报如下;

一、以环境促心境,建设儒雅校园

2003年我参与了区中小学校长竞聘,成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到任后,我时常挂怀的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办学,要将呼兰教师进修学校营造一种怎样的文化氛围。我首先从进修校的办学理念上入手,深入挖掘,集思广益,大家拟定了十条建议性质的标语。最后,我认定 “一切为了教师发展”,这句精炼而又恰当。办学理念确定后,做了一大牌匾镌刻上“一切为了教师发展”立于校门之上。

在“一切为了教师发展”这一办学理念指引下,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依靠”的工作思路。即:依靠领导;依靠基层;依靠全体教师。后来教师进修学校要改造修缮,我嘱托赫绍斌同志设计一下学校的校徽,提出几点想法,他和设计工作室的同志一个月内设计了十几种,我都不满意。我参与他们的设计,一起商量时互相提示,最终确定了:以改型笔尖为船,以繁体师字改型做帆,下面以进修二字声母为波浪,完成了现在的进修校徽。

可谓寓意深刻:

1.笔船寓意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

2.师帆寓意为教师增添动力。

3.体现出教师培训机构的任务。

4.彰显“一切为了教师发展”的办学理念。

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校徽,我看做全国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联合体的标志也未尝不可!我更注重细节上体现校园文化,例如为了给学员开辟第二课堂,修建了学员实践基地,一弯葡门,五间兔舍,更有四架种满瓜菜的大棚和几亩时疏,莳弄得井井有条。我觉得:此园目的是让学员先实践后探知,与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思想甚合,何不取名:“行知园”,众人齐说好。待到省市领导参观时对此名赞不绝口,传为佳话。

潜移默化之中,学校环境、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环境上多了雅气,教师进修校在原来的基础上人气旺,士气高,变化大,得到老领导的和老教师的支持、认可和好评。离任后,“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仍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文化的薪火相传,我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留下了浸透心血的精神财富!我深深的认识到,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和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发展,改变着教师的精神面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并且,这样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校长的离任而变化,不因时间的更迭而改变,恰恰相反,优秀的校园文化如陈年老酒,愈久愈香醇。

二、以制度规范行为,建设法治校园

2005年,我调任呼兰区第六中学任校长,这所学校一无区位设施优势、二无师资优势、三无生源优势,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形势下,想要短期内实现发展,要速度、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发展着实不易,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我决定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加强学习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建设。首先确定了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使每一个老师都有发展”的办学宗旨,明确了“艰苦创业立校,严格管理兴校,特色发展强校,机制创新活校”的办学思路,进而形成“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特色。

(一)学校宏观管理科学化。我到任后,梳理了学校的所有规章制度,删繁就简,重在实效,整理了《呼兰六中规章制度汇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为了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查找存在的不足之处,全校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11名领导,有7名领导坚持兼课,工作在教学一线,加强了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管理。

(二)德育管理创新化。为了克服以往德育管理松散化、模糊化的不足,德育内容回归生活,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道德情景。德育教化立足真实,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可以直接学习的楷模,提供具体的“自我塑造”的榜样。德育过程注重体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寻求德育学科渗透的亮点,达到入情入心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管理精细化。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管理粗放化的不足,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特长生培养、后进生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章制度。

1.进行分层次教学。就学校而言,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起点、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让学生选择性参加,保证各类学生“吃好”“吃饱”,缩短学生优、中、差成绩之间的距离。就教学班而言,实行隐性分层次,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对学生辅导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个别辅导等都体现层次性。

2.注重特长教育。学校不断加强以美术、写作、音乐、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特长教育。实行6+2课时制,特长生每天上6节文化课、2节专业课,高三时由学校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专门辅导文化课。并开发校本课程,自编教材,服务特长生,基本解决了音体美和写作特长班专业课教材问题。特长教育结出累累硕果:有的学生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有的学生荣获“中国校园特长生艺术认定展评”暨“第二届全国艺术交流展演”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主持专业金奖,有的同学还创作并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们十七八》,该生被保送到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校被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3.实施“助长工程”。对具有专长的学生和急需帮助的学生,学校委派教师专门负责,助其成长。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帮助学生解决情绪、情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助跑。

4.锐意科研教改。学校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点。

尤为令我欣慰的是,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007年经过市教育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呼兰六中成为哈尔滨市首批市级示范性高中,这将成为呼兰六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以人文滋润心灵,创设精神家园

2010年2月经过竞聘,我调入呼兰一中任校长。呼兰一中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前身为松江省立第一中学,始建于1914年10月1日,对于一所百年名校的管理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我想到了在前两所学校任校长时一直坚持的校园文化建设,想起了我在《黑龙江教育督导》上发表的文章《创建新的校园精神》,但我也深知呼兰一中的管理不能仅仅是有形的环境建设,也不能仅仅是靠制度规范去约束人。管理言行只是其表,滋润心灵才是其里,呼兰一中的发展要突出其人文性。在新学期教职员工见面会上,全校教职工都猜测新领导会烧上三把火,会出台一大堆“杀无赦,斩立决”的规章制度,可是我只做了一个十分钟讲话《北跃在呼兰,一中必振兴》,给老师们分析了面临的困境,也向老师们描述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在讲话结尾我说:

“一中必振兴”体现的是一种紧迫感,面对我区全面融入哈尔滨大都市后呼兰人民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面临其他省示范高中学校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我们已经到了不振兴就被淘汰的生死抉择时刻。我诚挚的恳请我们每一位一中人一起当校长,一起做一中的主人。“一中必振兴”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感,到2014年,呼兰一中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有幸成为百年一中继往开来的一员,我们肩负着革故鼎新、再创辉煌的历史使命,在一中发展的历史画卷上将留下怎样的一笔,需要我们做出明确而又响亮的回答。“一中必振兴”体现的是一种自信心,面对挑战,只要迎难而上,没有理由不成功!我曾想,人生最难保持的是什么,想来那就是激情!本来激情是短暂的,勿忘时时点燃激情,才能使生命之火变成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相信,“一中必振兴”会成为每个一中人血液中流淌的共同激情。

我没有给予同志们物质上的承诺,也没有出台新的规章制度,只是说出了全体师生长期积聚在心中的对学校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全校师生知道新来的领导不是镀镀金就走的,也不是来作威作福的,而是领着大家摘掉社会给予的不公正的帽子的,是干事业的。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文化难点是领导和教职工的关系,但只要目标确定得正义、科学,心气捋顺了,关系和谐了,合力也就形成了。

工作目标明确了,下一步就是怎么干的问题了。通过调研,我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两轮驱动,三个基点,一个目标”,简单解释为:“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的量化考评为驱动,以三个学年组为基点,以振兴百年一中为目标”。

关于“一个中心”,教育教学始终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如何突出中心,稳定中心,方方面面服务中心?我将其概括为:科学、规范、高效、稳定、和谐。科学发展,不盲从,不折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避免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注意政令的发展性、稳定性,避免朝令夕改;教育教学不单纯地约束人,而是形成一种自觉。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关于“两轮驱动”,结合新课程改革,全面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把学生的综合表现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随时记录,最终汇总为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材料放入学生升学档案,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考评依据之一。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容丰富多彩,有自己创作的诗歌、得到的证书、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的照片……教育局督导检查时对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出表扬,学生成长的内驱力逐渐形成。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打分,综合分数作为晋级、评优、入党、提干以及工作任用的核心参考依据。这样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立得住,大家心服口服。

关于“三个基点”,三个学年组是我校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点。每个学年组都管理好了,学校的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将责权利都下放到学年组,让每个学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每学期评选先进学年组,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这样三个学年既互相竞争又有协调合作,形成良性发展。例如高一学年进行了班级量化评比活动,高二学年马上创造性的开展了星级班级评比活动;高二学年进行了学习团队展示板设计,高一全方位进行了班级文化展示活动;校史馆内容不断丰富,宣传栏内容总有创新,校园精神的解读见诸报端,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盛况空前。我们在高三教学楼门口台阶两侧贴出了这样的对联;勤勤恳恳,一天一个台阶,层层递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升华”。横批:“笑傲高三”。走廊墙壁的口号是;一轮复习:力求全歼,地毯式轰炸;不留活口,虎口里拔牙”。楼体两侧的标语是;“谁敢横刀立马?谁能终点秒杀?谁是流水落花?谁会低头回家”再坚持一下,你是黑马;稍松懈一点,你要落马”!“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青春无悔;圆人生梦想,奋斗半载,学业有成”。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又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中的人际关系:领导包学科深入备课组,了解一线教师所思所想;备课组的集体教研,形成教学合力;班级任课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开展“恩师工程”;老教师和新教师结成互助组相帮共进,开展“青蓝工程”……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现在,在我校经常看到这样的细节,同学生病,全班同学前去探望并帮助补习;邻班的学生遇到困难,平行班的老师主动地帮助处理;同事上公开课,全备课组帮忙;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误会,班主任积极调解;班主任有事,科任主动管理班级……同事之间学会了欣赏,领导教师之间学会了理解,教师、学生之间充满了真情与关爱。这种和谐的校园氛围消弭矛盾,促进师生在和谐中进取,带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心灵家园。

而以上这些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一起也就升华成了呼兰一中的校园精神:“乐于攀学,乐于成志,乐于超越,做优秀的中国人。” 

一、乐于。“乐于”体现兴趣:教师从被逼学教学理论到自掏腰包购买上万元新课改理论书籍,全校形成浓厚的学习之风,教师的职业倦怠转变为“敬业、乐业”。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课、校本课的开展让学生的头脑从“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转变成“渴望被点燃的火把”。“乐于”体现主动:是我校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的提升,是我校教师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跨越,是学校面对新课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转型。“乐于”体现奉献:老师们一天天主动的早来晚走,节假日一次次家访,对贫困生一笔笔资助,都那么的自然而然,不事张扬,不求回报。 

二、攀学。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科研课题教师研讨课,评选学科带头人、首席骨干教师,开展校内百家讲坛活动。在比较中树立典型,确定其他教师“比”的目标。新生开学军训、高三学生高考动员大会都要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汇报,学校张贴考入名校的学生照片,宣传栏设置高考金榜专栏,每个学生都确定自己的比拼目标。通过学习,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群体,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进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实现“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多面为体”的质的提升。

三、成志。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有理想,教师有目标,学校有蓝图。“成志”是萌生志向――形成志向――落实志向的递进。 “成志”是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想品质的升华。

四、超越。知识上的超越:师生都要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注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材,不当书呆子。教师备讲批辅考超越了“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概念,而是带领学生找到源头活水。能力上的超越:师生都要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避免“学生高分低能”、“教师茶壶煮饺子有话道不出”的现象。对教师的考核任用不唯文凭论,不看起点看发展。品德上的超越:师生都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超越自我:学生有成栋梁的志向,老师有成名师的理想。学生的考后总结,教师的教后反思,各科室的年终总结,都要体现螺旋式上升,不能是简单的三年一个循环、一年一个重复。超越他人:学生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老师,而教师将这种超越视为幸福。师生之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学相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超越时代:必须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全球教育的视野,本土特色的创造”。

呼兰一中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教育部《语言文字报》的肯定,2010年刊登了采访我的文章《以内涵发展塑造教育精品》,哈报集团《科学发现报》“名师名校大讲堂”栏目也专门刊登了我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事迹。我也被哈尔滨市教育局聘为哈尔滨市教育督学,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

二十余年的行政领导经历,将近十年的校长工作,我对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粗浅到深刻、从理论到实践过程。我觉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迟早要毕业,教师终归要退休,领导时常会升迁,但只要有鲜明的校园精神,只要有内涵深厚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就会永葆青春,这所学校中走出来的师生都会打上校园精神的烙印,并成为这种精神、这种文化的实践者、宣讲者、发扬光大者,而且这样的烙印会影响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