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快乐幸福
2010-03-30 10:05 3月29日今日文教 张令伟
辛勤耕耘,快乐幸福
——访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 孔艳华
自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教育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浊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在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就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不简单的教师。她在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一十八个寒暑,用粉笔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写下了不平凡的乐章。她就是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的青年教师——孔艳华。
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
热爱教育,更爱学生
教师是一项很崇高的事业,孔老师热爱教育,更热爱孩子们,并把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其一生的追求目标。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作为一名教师,孔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秘诀是爱”。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主旋律,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把“师爱”无私地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一株株幼苗茁壮健康地成长。班里有个女孩,她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生活学习无人照料,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当孔老师看到她呆滞的眼神、一脸的无所谓时,心情非常沉重,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课上,孔老师注重对她的提问,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平常挤时间给她补课。渐渐地,那女孩开始认真听课了,还经常举起自信的小手,数学成绩也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了优秀。女孩的眼睛越焕发出了光彩,又恢复了本所拥有的灿烂笑容。她的母亲每次见到孔老师都非常感激,总是谢了又谢。真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孔老师用真心换来学生的真心,更换来了家长的信任。
钻研教法,精益求精
1992年秋,孔老师满怀着无限的热情,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初为人师的她虽有激情,却常常感到苦恼和困惑:课堂上,她的话激不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从孩子们的目光中,她读出的只是陌生与隔阂…此时,孔老师真切的感受到:现实远不及梦想那么单纯唯美,儿时的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使梦想逐渐与现实叠合,必须坚定执著的追求,付出不懈的努力。有一次市教研室的老师第一次听孔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这节课,教研室老师非常委婉的指出了课堂上的不足。当他们第二次来指导孔老师的课时,那节课他们连续几天听了三次,在一次次的否定、肯定下,孔老师带着这节课参加了济宁市教学基本功的评选,虽然只得了二等奖,但从那时起,孔老师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孔老师刻苦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教学书刊,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着眼于提高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轻松、愉快、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大胆尝试“自主学习法”,从大处着眼,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孔老师在教学上苦心孤诣,孜孜不倦探索教学方法,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现状,提出了以“主问题导学”为基本框架的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解决课堂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的“满堂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层次学生参与学习问题;解决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学习问题;解决落实“双基”问题。孔老师的教学总能做到常教常新,她的课堂变得自然随和、充满生机和活力,她和蔼的教态、沉稳的教风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
辛勤耕耘 收获辉煌
十八年来,
辛勤耕耘,快乐幸福
——访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 孔艳华
自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教育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浊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在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就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不简单的教师。她在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一十八个寒暑,用粉笔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写下了不平凡的乐章。她就是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的青年教师——孔艳华。
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
热爱教育,更爱学生
教师是一项很崇高的事业,孔老师热爱教育,更热爱孩子们,并把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其一生的追求目标。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作为一名教师,孔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秘诀是爱”。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主旋律,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把“师爱”无私地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一株株幼苗茁壮健康地成长。班里有个女孩,她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生活学习无人照料,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当孔老师看到她呆滞的眼神、一脸的无所谓时,心情非常沉重,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课上,孔老师注重对她的提问,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平常挤时间给她补课。渐渐地,那女孩开始认真听课了,还经常举起自信的小手,数学成绩也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了优秀。女孩的眼睛越焕发出了光彩,又恢复了本所拥有的灿烂笑容。她的母亲每次见到孔老师都非常感激,总是谢了又谢。真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孔老师用真心换来学生的真心,更换来了家长的信任。
钻研教法,精益求精
1992年秋,孔老师满怀着无限的热情,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初为人师的她虽有激情,却常常感到苦恼和困惑:课堂上,她的话激不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从孩子们的目光中,她读出的只是陌生与隔阂…此时,孔老师真切的感受到:现实远不及梦想那么单纯唯美,儿时的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使梦想逐渐与现实叠合,必须坚定执著的追求,付出不懈的努力。有一次市教研室的老师第一次听孔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这节课,教研室老师非常委婉的指出了课堂上的不足。当他们第二次来指导孔老师的课时,那节课他们连续几天听了三次,在一次次的否定、肯定下,孔老师带着这节课参加了济宁市教学基本功的评选,虽然只得了二等奖,但从那时起,孔老师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孔老师刻苦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教学书刊,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着眼于提高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轻松、愉快、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大胆尝试“自主学习法”,从大处着眼,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孔老师在教学上苦心孤诣,孜孜不倦探索教学方法,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现状,提出了以“主问题导学”为基本框架的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解决课堂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的“满堂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层次学生参与学习问题;解决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学习问题;解决落实“双基”问题。孔老师的教学总能做到常教常新,她的课堂变得自然随和、充满生机和活力,她和蔼的教态、沉稳的教风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
辛勤耕耘 收获辉煌
十八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