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一 次 晚 饭

 

一 次 晚 饭

 张洪亮

在我的人生记忆中,最让我铭记的是一次晚饭,永远不会忘记的晚饭,更让我思考着不解的问题。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记不知道,只知道他的绰号叫马三榔头。提起马三榔头这个人,在扶余县陶赖昭镇可谓家喻户晓。马三榔头所在的村,谁家的老牛被毒死了,谁家的青苗被毁了,谁家失火了,谁家赌博犯赌了,村干部研究点事泄密了,都怀疑是他干的。乡村干部、派出所警察无不对其恨之入骨,可就是抓不住犯罪的证据,马三榔头从来没进去过。但进法庭是家常便饭,因为与邻居之间的界壁墙谁家多占几尺了,承包田之间谁家多占半根垄了,谁家的小鸡、猪进地,把他家庄稼祸害了,他经常作为民事诉讼的原告走进法院,往往都胜诉。这样大多数老百姓也非常讨厌他。他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人,你说谁敢和这样的人吃饭,和他吃饭怕老百姓看见,老百姓一定会想:要不说他进不去呢,原来他有保护伞。领导看见一定会说怎么会和这种人在一起,没素质。

但这顿饭还是吃了。事情是这样的,马三榔头的儿子因为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子到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在审查逮捕时,我是案件的承办人,我对被害人的重伤鉴定有怀疑,建议重新鉴定,这时马三榔头的儿子也提出不服重伤鉴定,于是重新鉴定,并得到纠正。鉴定为轻伤,后经民事和解,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把人放了。为此马三榔头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我们科,把锦旗放下之后,开始和我聊天,没有走的意思,到下班时间了,因为毕竟是给我送的锦旗,我客气一下,留他吃饭,实际上有撵他走的意思。他倒是不客气,我硬着头皮和他来到一个小饭店,找了个单间,开始吃起饭来。这顿饭吃的很尴尬,也不知道和他说什么好。这期间有领导和同事在大厅吃饭,我始终没敢出屋。他倒是显得很激动,很真诚,说出很多感谢的话,说我公正执法什么的。并说之所以不走,就是想请我吃饭。这顿饭,我说的话少,酒喝的多,他倒是无话不说,但只是说话,不喝酒。对我显得很信任。说村里人对他的看法,镇上的警察是如何的恨他,自己是如何的正直,所有发生的坏事都不是他干的,说得我都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了。直到大厅没有人了,我们才吃完饭。

一年后的一天,我听陶赖昭的警察说马三榔头死了,是一天晚上被火车压死的。据分析,很可能是被人打死后,放到铁轨上的。

这个社会怎么不容这样的人呢?他坏吗?没有证据。有的只是他凭着信念打赢了很多民事官司,有的只是他的亲人被释放后那种感激的心情,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作者:吉林省扶余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