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引导学生聚集课堂创新思维的几点尝试

引导学生聚集课堂创新思维的几点尝试

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刘秀红

无论哪一门学科都应该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思考,这是课堂教学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疲惫、静止状态,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都不可能上好,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了,思维的创新也是一句空话。但是,仅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适时而恰当的引导,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则象火花一闪,瞬时即逝,不能持久;又似脱缰的野马,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同样也是不能达到聚集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智力发展的目的。因此,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更要学会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我们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特点和历程。具体体现在:掌握思维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探索素材,诱导创新思维;打破思维定势,设计思维模式。

一、掌握思维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活动是透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人们首先要在知觉提供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概括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接着依据它们通过推断对不在眼前的或感觉无法直接把握的事物进行间接的,更为深入的认识。然而,我们工作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在生理上还处于发育阶段,心理上幼稚性常存,思维能力还不健全,思维品质还不成熟,创新还缺乏基础知识,常常以兴趣为出发点,缺乏艰苦性,对思维所必要的感性材料掌握不够全面和广泛。更缺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能力,对问题的认识常常表面化、绝对化,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和历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人们常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例如一篇课文刚上时,学生很难马上集中注意力,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或创新思维的境界中,而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的是直观的感性的材料,以此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语文课除少数很难的文章外,大多数课文学生一看就知道了,故而他们学习的劲头并不足,不想下很大的功夫去钻研它,深刻理解它,这时我们对学生的思维导向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应十分注意讲解的艺术外,还应对学生的思维施加一点“压力”,强制学生进行思维,缩短“起动”的时间。这时要注意讲课的艺术性,防止“程式化”,尽快让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还要突破一般内容,切入课文的关键之处。如果上课节奏慢,造成学生思维疲沓,兴趣索然,不能“解渴”,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并明确提出要求,帮助和引导学生感知信息,整理信息。例如,罗玉祥(课题组副组长)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有疑问才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拓展时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须要掌握学生思维的特点,设计带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他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从课文的语句内容方面提问;从课后思考题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问;从课文内容前后各自然段联系上提问;从语言的运用和标点符号运用上提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他还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质疑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持久性和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

二、挖掘探索素材,诱导创新思维

学生感知和整理信息比较难,往往兴趣不高或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应教育学生懂得知识的理解和识记的方式方法,资料的整理过程也是个枯燥而艰难的过程,但又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应严格要求,培养其认真刻苦的精神,进行创新思维的方法指导,要注意应有定向性,即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培养学生很好的阅读习惯,“书读多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也应有变通性,从而挖掘探索素材,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例如董明华(课题组成员)的《生物课堂教学唤起学生创新思维》一文中创设了“探究式”的问题情境,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做到探究有方向、有目的。如他在指导学生学习生长素时,针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适合探究这一特点,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生长素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好方法,好机会。其问题情境是:创设了一个验证生长素存在及作用的实验;根和茎对光的反应和生长情况设计了一个实验并作相应预测;茎的生长速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设计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在理解生长素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知识反复思考,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充分论证,圆满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培养能力,巩固知识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还具有导向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感到新颖、有趣且实用。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思考,更要体现在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这个阶段完成。这对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是相当重要的。前一段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概念、定义等,那么这个阶段就必须要让学生领会文章中概念、定义的内容是什么。他们经过对问题的理解、分析、综合,对问题的产生、发展进行周密的思考,然后达到融会贯通的“顿悟”境界,并产生“豁然开朗”的灵感,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达到一个创新的层次,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喜悦。然而,要想“登上峰顶”,对不擅爬山的登山者,这是需要有人引领或指点、帮助的。可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时发现了少数人在这时不是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不是创设情境指引学生创新思维,而是直接把结论或者答案塞给学生,这样做使学生只满足某种结论、答案的记忆,而忽视了产生这种结论、答案的推理过程。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俗话说:“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例如王晓琴老师(课题组成员)在教《荷塘月色》时,她抓住作者写景的重点,抒情的难点要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物人同一,情景交融的美学境界,按理说应该先感性到理性,先具体后抽象,即先了解“绘景”再理解“抒情”,这是比较容易的。但课文却从“颇不宁静”的心境写起,到第三自然段是个难点,然后“抒情”这条线索转入了“暗线”,到最后才又显现出来。另外,七十多年前朱自清的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对今天的高中生来说也难于理解。因此,她按常规一段一段地讲下来,学生的情趣不大,理解不透,思维难于产生飞跃,思考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思维的创新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思维也就没有了基础。

于是,她决定打破课文顺序,将第二段作为突破口,以领会作者写景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甩开第三段,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和鉴赏四、五、六段,领略作者描绘荷塘月色的美妙,素淡的特色,朦胧、静谧的艺术境界。最后抓住第六段末尾的这句话“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提出问题:“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时心境应该是喜悦、宁静的,为什么却发出这样怅然若失的感慨?这句话与上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一下子回到课文开头。由于学生已经从具体的景物描写中领会了作者蕴含在朦胧素淡的景物中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故此,她没有多加分析学生就能迅速地理解作者想超脱现实,但最终摆脱不了的“不宁静”的心绪,有的学生甚至领会得相当深刻,很快联想到当时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产生了新的联想和新的认识,创新思维的激情便迸发出来,理解了课文,掌握了文章的实质。

三、打破思维定势,设计思维模式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有“定向性”并要给学生一些基本规律的引导。但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还要处理好常规式与变化式之间的关系,做到常规教学中有变,还要注意重视那些“不合常规”的地方。为此,我们设计了聚集课堂创新思维的一个教学模式。即:(1)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思维。(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3)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4)研讨问题发展学生思维。(5)拓展知识完善学生思维。(6)课堂小结巩固学生思维。各科再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来打破“思维定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爆发出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并产生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课堂中还要注意谨防学生漫无边际、无限发散,当他们的思维受阻时要及时提出设问和反问,以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我们知道,人的想象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加工和反映,想象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要以知识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漫无边际,不可捉摸的胡思乱想。培养学生又敢于想象,又善于想象,这就需要加强引导。

总之,引导学生聚集课堂创新思维,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