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0-12-07 18:51 12月6日今日文教2版 马于洪 李金菊
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湖北省沙洋县曾集镇蔡庙中学 马于洪 李金菊
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能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三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实践了“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品德学的主阵地,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时,自己首先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尚的品格修养、通俗的说理能力、恰当的材料升华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激情、情操、认识、意志的提升。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始阶段非常重要。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课的开端--导入。
思想政治课有别于其它课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所以我们在课的导入阶段中提出了“情境导入”,这是通过教师组织材料,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环境,目的是将学生的知、情、意、行聚焦于本课教学要求上来;意义在于情的感染、知的渲染、意的锻炼、行的训练;途径在于展示画面、角色扮演,集说、讲、演的教学方法于一体。要求在于形式新、材料亲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质疑析文
《思想政治》教材是一套很好的教科书,它的内容广泛、形式新颖、素材实在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爱好。它的课文通俗易懂,事例有较好启发性,读来耐人寻味。教师在组织教材时,可以像语文教师教阅读课文那样,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因文寻理的悟性,较好的做法是--质疑析文。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事例材料的不同,而采取一种带着疑问读课文,带着疑问分析课文的做法。即重点让学生解决“本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道理是什么?”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殊性所决定的。
活动训练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生在一节课中经历了激情、自悟、反思的体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自己的行动方向,这时该到对其进行行为训练了--活动训练。
活动训练是根据以上三个步骤收获,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行为训练,以巩固其所明白的道理,明确其今后努力方向,体验其课上悟出新理的导行效果,证明自己在做人上能否有飞跃所进行的以表演为主要形式的角色换位教育方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有活动来作为依托,学生在演中证理、明理,在演中做人、感人,在演中体验做一个好人的乐趣,体验思想政治课的丰富多彩,人生的价值观得到良好的树立,达到了思想政治课的导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