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在课外阅读和背诵中增加语文积累

在课外阅读和背诵中增加语文积累

江苏省沭阳县实验小学    岳慧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我认为其中最有意义且容易开展的是课外阅读和背诵活动。实践证明,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往往比较好。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的学生都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总量的具体指标。

要使学生从小就能坚持课外阅读,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读课外书时能读懂,读出味来,就能产生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兴趣和习惯,才能坚持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二者相辅相成的。

一、利用好“补充读本”

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显然如果教学中一味的死啃教材,学生的阅读总量就会严重不足。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用好各册“语文补充读本”。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阅读训练,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都配有“补充读本”。这些补充读物在选材上重视同课文相配合,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学生有目的,有成效地阅读这些文章,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会有较大的帮助。“补充读本”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和学习辅导材料,它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所选课文属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语文补充读本是一种很好的阅读训练材料,如果说课内阅读是教练场,补充读本则是实习基地。

补充读本是供学生独立阅读的,教师应在“独立”上着眼,在“阅读”上下工夫,把阅读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作必要的提示或指点。指导阅读时,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的结果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应放在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上。检查阅读效果时,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答对思考题,重点应是在了解学生答题的思路。学生阅读的思路是否正确,正是教师要知道并加以指导的所在。

二、用博览群书突破“本”的局限

要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单靠教材和补充读本是不够的。尽管教材和补充读本都是专家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精品,但还要引导小学生博览群书。

小学生读课外阅读有兴趣,多数上因为书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一些课外读物中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读物。比如对学生讲了几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学生屏息凝神,津津垂听。在学生听得入神时,告诉学生这本书中还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势必会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千方百计满足阅读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在奇妙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就会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读物,让学生知道那些书中讲了些什么,从书中能得到什么。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最好能有意识地联系课内阅读和其它各科教学或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相关读物的书名和作者。比如,在语文课中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新装》之后,教师可把《安徒生童话》介绍给学生;教学《赤壁之战》后,可以把儿童版《三国演义》介绍给学生,并讲述书中精彩故事片段,这样,学生在兴趣推动下就会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用诸如此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靠兴趣来支持,但是只凭对读物的故事情节感兴趣是不够的。容易造成阅读狭窄,阅读质量低下。对内容情节感兴趣就走马观花地读。对那些自己认为没有趣味的,就一概拒之门外。有些学生读书是一读了之,既不想动脑,又不想动口,更不想动手,这样的读书不能有效地积累知识,借鉴写作技巧,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会读书,读有意义的书。充分利用直接兴趣和消极兴趣,使之提高到间接兴趣和积极兴趣的水平。教师通过阅读指导,运用心理学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习到的科学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来。还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摘录名言警句和片段,写读书心得,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的层次性,提高阅读的效果,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源泉的积累和灵活的运用。

一旦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心理品质,进入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后,他们的课外阅读往往就“自动化”了,他们读起书来津津有味,废寝忘食。课外阅读对于他们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三、用背诵积累提高阅读的水平

语文积累的最好方法是背诵,因此,新课标要求下学生能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在课本或课外读物中会有许多名篇佳作,不仅词句十分优美,结构形式、修辞运用上都比较讲究,也颇具特色,学生对这些内容一般都比较感兴趣,也乐意背诵记忆,一旦背下了,就等于存入自己的“帐户”上了,习作或讲演需要时,可随时“支取”使用。如果把那些好的方法,好的词句借鉴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这无疑对他们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古诗就占一定的比例,但从新课程理念角度来看,许多教育专家仍觉得背诵的量太少,特别是古诗文背诵更显得少。古诗文是祖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无论是在谴词造句,还是在行款条式上,都是经诗人千锤百炼而成的。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始终不败。许多文学巨匠、学者的“回忆录”记载他们一生的成长都得益于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小学生大量背诵古诗文,不仅可欣赏古诗文的优美,还可领略古代诗人的文学风格,甚至可厚积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对祖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弘扬。所以小学生不仅要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东西熟练地背下来,还要选择课本外的名篇佳作,利用适宜的时间去背诵。

小学生一般都缺乏背诵课本诗文佳作的意识和主动性,鉴赏和选择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他们的背诵活动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既要精心选择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佳作,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背诵的环境条件,避免枯燥机械地记忆。比如在中低年级教室的黑板角开辟“每周一首诗”、“每日一句话”专栏,把选好的古诗或精彩的句子写进去,利用适当的时间集体诵读,并要求学生在本周或本日里背下来,教师随时检查背诵情况。在高年级,可以把要求背诵的佳作精彩片段做在小卡片上,周初交给每一个学生,如果能背下来就把卡片交还老师,周末查看还有那些学生欠帐。

学校每学期结合朗诵比赛组织一两次古诗文背诵 比赛活动。比赛可在班级之间进行,采用抽签背诵,选手默写,根据上句背下句,根据意境背原文等形式,让比赛富有竞争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总之,课外阅读和背诵应是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它既有自主性,又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古今多少名人赖以成功的求学之路。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提倡课外阅读和背诵,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学语文教育更要引导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