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小沃小学  季巧玲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此作了说明:“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解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起源于数(shǔ),是对物体实际数量的感知,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让数字插上感官的翅膀,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翱翔,是我们在教学中所希望的。通过近几年的学习与实践,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生活活动中,培养学生感知、发现、探索身边的数量。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例如:到操场去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200米、400米的距离;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来感受千克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学“认识11到20的数”时,让学生数出14根小棒,数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或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们数的方式也可能性是不同的:有的是1根1根地数,直到数出14根;有的是2根2根地数,直到数出14根;有的把10根捆成一捆,就很容易看出是14根……然后通过交流,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优越性,也对“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为以后更大的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交流品味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使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所思考、感悟的东西也是富有个性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一定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比如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后,请学生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这样锻炼了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加强。例如,“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米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这道题的错误率较高,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猜想”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当然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一根铁丝长96厘米,用它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接头处不计),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做这道题前就提出猜想:“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长、宽、高有哪几种可能?”“长、宽、高的比是3:2:1,那么长、宽、高应该是多少厘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解决了问题,而且得出三种解法,一是把96÷4后按3:2:1分配,二是把96厘米按12:8:4分配,三是把96厘米先按3:2:1分配,然后分别除以4得到长、宽、高,避免了常见的错误算法。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应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例子,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