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辽宁省鞍山市新元高中  苏丹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浅谈   高中信息技术  自主探究

 

近年来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而且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要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学方法的探究应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如:本节课我以网页和电子报刊作为例子,两两之间进行比较,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出发,由不足之处引出学习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某个事件的主题,需要获取一些素材,如何获取素材——网络下载。

二、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因为学生刚学过这篇文章,对内容比较熟悉。查找“胡同文化”相关素材是一个线索,通过这个线索完成的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充分体现文字、图片、音乐等各种不同种类的信息的下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另一个角度,用自己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了这篇文章。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可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增强协同工作能力。如: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胡同文化”原文,以word文档方式保存,接着给出图片下载、课件下载、网页下载、歌曲下载等任务,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很快地获得成功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同一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慢慢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的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注重课本知识的延伸,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五、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的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所以课堂气氛也非常重要,在学生完成必修任务的时候,也许课堂气氛有些单调,因为大部分是文字图片等单一信息,因此在提高任务的选题上我选择了一首mp3歌曲,让学生主动地去下载。让学生下载好之后教师进行播放音乐,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可以体现音乐在课件或者网页中所达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利用学生评价表,充分激励学生

一般一节课下来,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因此我采用了一个“学生评价量规表”的方法,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通过网络将量规表发送到学生机器上,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填写量规表,并且通过网络将表格发送到教师机器上来,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和讲解,也可以对部分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符合新课标的思想。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班与班之间的对比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调查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总之,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最有价值。教师应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成一种自由教学秩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应吉康 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