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及反思
2010-11-08 16:01 11月8日今日文教3版 冯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及反思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浏河小学 冯琼
一、关于“德育作业”的提出
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道: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败的催化剂。
然而开展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靠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和一节思想品德课来达到教育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什么是“德育作业”呢?所谓“德育作业”就是班主任以留作业的形式配合《德育》读本的内容,围绕“五爱”教育主线,提出具有典型性的某事或某种情况,要求学生发表议论或提出看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德育作业”案例设计
1、思考型:一般情况下,思考型“德育作业”是针对某些不良现象或错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2、议论型:以议论的形式出现(可在集体中议论,也可在家庭中议论)遇到学生很敏感的问题或是争议性很强的问题,“德育作业”可确定为议论型。
3、日记型:一些同学有苦恼,有困惑,但因涉及家庭的隐私,不好也不愿和别人谈论。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选择心理日记的形式抒发情感。
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德育作业”都以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前提。
三、关于“德育作业”的反思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这个实验活动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每学期初我都要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学期的德育目标、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每周留一次“德育作业”,日程安排学期初上墙公布,为了把教育工作抓在平时,作业题目由学生记录在联系本上。
此项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班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的学生内心变得充实幸福了许多。要得到这样好的教育效果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我在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第二、我在工作得到如此效应的原因还取决于教师的人品,那就是在与学生和家长在交往中不能“势利”,要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位家长。
第三、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受教育的程度是不同的,教育学的理论中就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播种希望给所有的学生,收获所有学生的快乐给自己,幸福终生。切实抓好“德育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家长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是走向德育成功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