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

/蔡科元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交际中显得更为重要。小学生口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朗读训练抓起。对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但是,学生天天读书,教师如果指导无方,让其机械的读,盲目的读,甚至无可奈何的读,学生就难免产生厌读情绪,势必影响朗读水平的提高。对此,我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多方面的尝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范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语调说话。教师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为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反复朗读,力求做到吐字清楚,发言准确,语调清新,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当;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朗读时要像演员那样自己首先进入角色,像电视中“燕子姐姐讲故事”那样,把课文有声有色的朗读给学生听。这种富裕示范性的朗读,会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二、领读

       有了好的范读,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但读起来又不能像老师那样朗朗上口。因为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的技巧,诸如停顿、重音、变读、儿化、轻声等,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下子全教给他们;即使教了,他们也不可能全掌握,而只能通过对老师朗读的模仿,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领读这一环节中,并不是千篇一律都有教师领读,有时我指名学生读,在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在的问题重点朗读;有时我只领读课文中的重点句段,特别对那些拗口的句子就一字一板地领读,对难读得长句就反复领读,直到让学生读通读准读好为止。

       三、趣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乐读兴趣,在低中年级侧重分角色朗读,在高年级侧重点拨提示。如教读《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我指导学生模仿小蝌蚪摇脑袋甩尾巴快活游动的样子,一边读一边比画,学生就读的很有趣,在这表演式朗读之中,也就知道了小蝌蚪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的特点。又如在教读《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首先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读出狼凶恶而蛮不讲理和小羊温顺而幼小可怜的个性特点。朗读是由我朗读旁白,男生朗读狼说的话,女生朗读小羊说的话,两遍过后,男女生朗读起来都很投入,几遍过后,也都基本理解了文意。再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要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心理变化,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难点,我就在人物心理变化的“关键时刻“进行点拨揭示,如当学生朗读到“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我就点拨“表现内心的渴望!”于是学生就渴望的读,“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点拨使得学生的感情跟随作者的感情变化而变化,这对理解文意和提高朗读能力的作用都是不小的。

       为全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我除了在教读课文时指导朗读外,还专门上了好几节朗读指导课,逐步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技巧:(1)标点符号的停顿以及句号、叹号、问号所表示的语气;(2)儿歌、古诗的朗读(重点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3)轻声、儿化的朗读;(4)“一”、“不”的变读;(5)句子内总结意义停顿和逻辑重音。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重视朗读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也很有帮助。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低年级起就抓朗读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正确朗读的习惯。

       (作者:云南省永胜县光华新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