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境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境教学

                               广西 桂林市草坪民族中学 吕胜保

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教师施教时必定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抹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上课时“恹恹欲睡”也就在所难免。如何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时,我想:若是教师照本宣科,讲大道理,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乏味与厌烦的情绪,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热情:课堂之上目光呆滞者有之,哈欠连天者有之,嬉笑逗闹者有之……整个课堂不是街头闹市,就是死水一潭。如何让这节课教学激起涟漪,甚至是浪花呢?生活,唯有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这一联系自身实际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轻松、愉悦、兴奋的讨论与交流中重温了父母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们的成长所倾注的点点滴滴──生病时焦急的神情,取得成绩时欣慰的笑容,落在肩头上的一巴掌……

联想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的一幕幕,有的同学曾因母亲的唠叨而心烦;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管教太严而反感;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平凡而嫌弃;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残疾而自卑;有的同学曾因自己的任性而与父母顶嘴……通过讨论与讲述,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母爱如海洋般浩瀚,父爱如高山般深远。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关心、孝敬他们,深爱他们,并把这种爱扩散到尊敬、爱戴邻里乡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歌曲“母亲”使本课达到了高潮,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在学生的思考与讨沦中,教师也要充分融入到学生中,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分析和讨论,关注学生经历的差异性,必要时要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例如,在讨论中我发现胡北同学始终沉默不语,在我的再三鼓励之下,他敞开了心扉:他为别人有好的父母而羡慕,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而无奈。原来,他和母亲前两天发生了矛盾,因为他上网吧屡教不改,在说服教育无效之下,他的母亲一气之下用棒子打了他,他冲动至极,哭着跑出了家门,被叔叔劝回,至此与母亲以冷漠待之。对于他家的情况我非常了解:他的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在北京常年打工,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事情发生之后,他的母亲就给我打电话,在电话中她表达了对孩子的担心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导致了这一后果,对于他们母子间的隔阂我意识到如果不及时的开导、化解,那么母子间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为了解开胡北同学的这个心结,在课堂上我抓住了恰当的教育时机,“你了解你的母亲吗?你知道你的母亲对你的期望吗?你知道当你离家出走时你的母亲有多焦急吗?假如你是母亲,含辛茹苦地将自己的子女养大,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为你的孩子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可是换来的又是什么呢?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此时,看着眼含热泪的他,我知道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课后,他送我一封信,信中说自己已完全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怨恨、无奈己不复存在,更多的是愧疚和感激,自己决心不会让母亲为自己而操心,要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让父母以自己为荣。此时,我由衷地感到:身为一名思品教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是何等的欣慰啊!

二、巧设活动情境,指引学生主动体验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将学生置身于活动情境当中学习思想品德,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内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是颇有成效的。在教学中,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丰富、合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要讲艺术”一课中,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同学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妙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其入境。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

(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

(2)把鸡也杀了吃掉;

(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容易。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这只母鸡的主人,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案?学生马上展开了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的气氛很积极。我趁势进行引导:吃蛋原理中的三条消费方案,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唯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大力提倡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对教材、复习资料、教师授课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