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化之旅>>

那一天就这样永远等不来了一一深切怀念红土地文学社顾问乔延凤老师

那一天就这样永远等不来了一一深切怀念红土地文学社顾问乔延凤老师
那一天就这样永远等不来了
     一一深切怀念红土地文学社顾问乔延凤老师
              (重庆酉阳)崔荣德
 
        2022年8月12日下午,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红土地文学社顾问乔延凤老师不幸去世,真是晴天劈雳,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手机屏幕,任凭噩耗在眼前晃动。直到晚上,又收到红土地文学社会员李小云从网上转来的有关乔老师去世的链接,我才从悲情的回忆中回过神来,简单地回复:"噩耗传来,不胜悲痛!”。
      和乔老师一直无缘见面,但对他的敬仰和崇拜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诗歌报》担任函授指导教师的时候。那时,我刚满18岁,由于对诗歌的狂热,还在读高中就接触了《诗歌报》,同时也试着向安徽省宿州路九号《诗歌报》写稿,但一直泥流入海,1989年10月,我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诗歌报》黎阳老师的亲笔退稿信,信中说“荣德,你的诗歌语言功底不错,你可以参加我们诗歌函授班学习。"。
      那时,我家里十分贫困,母亲又经常是病,兄弟姐妹七人全靠残疾的父亲一个人劳动维持家庭生活,哪里还有资金来进行函授学习呢?于是就一直没有给黎阳回信,直到后来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黎阳的真实姓名叫乔延凤,生于1944年,江苏句容人,在安徽省文联工作,从那以后,对“乔延凤"这个名字就格外亲切了,凡是在哪本书上有他的诗,凡是哪张报纸的文章中有他的名字,我都要看,并且还要把一些精美的句子记在笔记本中。
     2017年8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中国诗歌网在北京草原文化部落举办我的诗集《逆光行走》诗歌研讨朗诵会之后,乔延凤老师不知从哪里得到我的微信号,他加我后,把我发来了“祝贺研讨会圆满成功"的祝语,并且还鼓励我“继续努力,以乡村独特的视角写出时代的精品。"。那个晚上,我们视频聊了许多,他居然还记得当年为我回信建议我参加诗歌函授的事儿,我把他说了当时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没有参加,他说他非常理解。不知不觉我们聊到了深夜,聊中国诗坛的辉煌成就,也聊当今诗坛的怪象,但更多的是他对我的鼓励。我们相见很晚,谁也不愿意先合上屏幕。我真后悔,当年如果也得到他这样的老师辅导我的诗歌创作,该是一段怎样的幸福回忆啊!
      后来,乔老师在《星星(诗歌理论)》和中诗网等刊物网站上发表关于当今乡土诗歌创作的理论文章《当代乡村诗在中国现代诗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一文中,专门提到了我:"重庆酉阳的乡村教师崔荣德,最近以一部乡村诗集《逆光行走》(黄河出版社),引起了诗坛的关注。”。
     2019年1月,乔老师得知我八十年代创办的红土地文学社跟随我辗转三十多年后被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吸纳为团体会员并出任主管单位的消息后,他非常高兴,当我说起请他担任我们文学社顾问时,他欣然同意,随后还为我们亲笔书法写了寄语:“植根于深厚的红土地,吸取大地与民众的营养,生长出根深叶茂的红土地文学”。以后,每当我们文学社组织采风交流活动时,他都要提前为我鼓励,并撰写贺信贺词,前不久,我们在酉阳县清泉乡人民政府协助下组织"红土地文学乌江笔会",我把我们活动方案发他审阅,他说他十分愿意到我们酉阳来参加这次活动,并且和文学社会员们聊聊诗歌创作,只是身体不适,又加上疫情期间,来不了,以后找机会我亲自到酉阳来看看大伙儿,看看我们的红土地文学社。
         一直都在等待我们文学社所有顾问来酉阳和文学社会员一起聚聚,可是现在,乔延凤老师却和我们就这样匆匆永别,再也实现不了他生前的为我们许下的诺言,说实话,要不是近几年疫情原因,我还真想与我们文学社几位编委商量分别去拜访一下我们的顾问,可是,对乔延凤老师来说,永远不可能了。
        现在,我知道,乔老师说的“那一天"就这样永远等不来了。我们全体会员的心是悲痛的,《红土地文学》失去了一位好顾问,这不仅是我们文学社的损失,更是中国诗坛的一大损失!
        愿乔延凤老师安息,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2022年8月13日于重庆酉阳乌江河畔

      (责任编辑:土火)